<sup id="kwqog"></sup>
<strike id="kwqog"></strike>
<kbd id="kwqog"></kbd>
<ul id="kwqog"><tbody id="kwqog"></tbody></ul><ul id="kwqog"><pre id="kwqog"></pre></ul>
  • <ul id="kwqog"><tbody id="kwqog"></tbody></ul>
  • 登錄
    首頁 >> 中醫(yī)基礎常識 >> 中藥材

    漆大姑

    中醫(yī)世家 2023-05-03 23:25:33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漆大姑

    拼音注音 : Qī Dà Gū

    別名 : 毛漆、毛七哥(《陸川本草》)

    ,毛七公、大毛七
    、算盤子
    、野南瓜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漆大伯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楊漆姑婆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
    ,藤籃果(《云南中草藥》)
    ,癢樹棵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。

    出處 : 《嶺南采藥錄》

    來源 : 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盤子的枝葉

    生境分布 : 生于山野間

    。分布廣東
    、廣西等地

    原形態(tài) : 灌木,多分枝

    ,枝密被黃色
    、擴展的粗毛。葉互生
    ,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4~5厘米
    ,很少達7厘米,寬1.5~3.5厘米
    ,先端漸尖
    ,基部楔形,兩面均被粗毛
    ,葉脈上密被黃毛;葉柄短
    ,密被黃毛;托葉錐尖
    。花單性同株
    ,雄花成束生于葉腋內
    ,具短柄
    ;萼片6,矩圓形
    ,略鈍頭
    ,長約2毫米,外面被疏粗毛
    ;花藥3枚
    。雌花無柄而通常單生
    ,子房5室,被粗毛
    ,花柱短
    ,矩圓形,直立而粘合
    。蒴果扁球形
    ,頂部壓入
    ,被粗毛,徑8~10毫米
    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;ㄆ?月。

    化學成分 : 全草含酚類

    、鞣質。

    性味 : ①《陸川本草》:"辛澀

    ,寒。"②《廣西中草藥》:"味苦甘澀
    ,性平
    。"

    功能主治 : 驅風利濕,散瘀

    ,止血,消腫
    。治急性胃腸炎,痢疾,風濕關節(jié)痛
    ,跌打損傷
    ,創(chuàng)傷出血,漆瘡
    ,濕疹
    ,皮炎。①《嶺南采藥錄》:"凡患漆瘡皮膚紅腫作癢
    ,取其葉煎水洗之。"②《陸川本草》:"止血
    ,驅風
    ,消腫。治刀傷出血
    ,血風瘙癢,瘡癤痘毒
    。"③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消腫
    ,止痛,利濕
    ,破血
    。治跌打
    ,蛇傷,漆蝕
    ,瘡疥
    ,痢疾
    。"

    用法用量 : 外用:煎水洗或搗敷。內服:煎湯

    ,1.5~5錢

    復方 : ①治漆樹過敏,水田性皮炎

    ,皮膚瘙癢
    ,剝脫性皮炎
    ,蕁麻疹,濕疹:漆大姑鮮葉或干葉
    ,煎水外洗
    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②治急性腸胃炎,痢疾
    ,脫肛,牙痛
    ,風濕性關節(jié)痛:毛果算盤子全株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廣西中草藥》)③治燒傷
    ,濕疹:算盤子鮮葉,水煎外洗
    ,或用根研末撒布創(chuàng)面
    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
   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
    《中華本草》:漆大姑

    拼音注音 : Qī Dà Gū

    別名 : 毛漆

    、毛七哥、毛七公
    、大毛七
    、算盤子、野南瓜
    、漆大伯
    、楊漆姑婆
    、藤籃果、癢樹棵
    、兩面毛
    、生毛七
    、山桔子、八楞桔
    、八面桔
    、入瓣桔、山金瓜

    英文名 : Twig and leaf of Eriocarpous Glochidion, Eriocarpous Glochidion Leaf

    出處 : 出自《嶺南采藥錄》

   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盤子的枝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Glochidion eriocarpum Champ.ex Benth.采收和儲藏:夏

    、秋季采,鮮用或曬干

   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300-1600m的山坡、山谷陽處灌叢中

    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
    、臺灣、廣東
    、海南、廣西
    、貴州
    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 : 毛果算盤子 常綠灌木

    ,高0.5-2m。枝密被淡黃色擴展的長柔毛
    。葉互生;葉柄長1-2mm
    ,被密毛
    ;托葉鉆形,長3-4mm
    ,被毛;葉卵形或狹卵形
    ,長3-9cm,寬1.5-4cm
    ,先端漸尖,基部鈍或截平或圓形
    ,全緣
    ,上面欖綠色,下面稍帶灰白色
    ,兩面均被長柔毛,下面尤密,側脈4-6對
    ,下面網脈稍明顯
    。花淡黃綠色
    ,單性同株;雄花通常2-4朵簇生于葉腋
    ,花梗長4-10mm
    ,被毛;萼片6
    ,長圓形
    ,先端銳尖
    ,外被疏柔毛
    ,雄蕊3
    ;雌花幾無梗,通常單生于小枝上部葉腋內
    ,萼片6
    ,長圓形
    ,長2.5-3mm,其中3片較狹
    ,兩面均被長柔毛,子房扁球形
    ,密被柔毛,5室
    ,罕4室,花柱短
    ,合生呈圓柱狀
    ,直立,約為子房長的3倍
    ,均密被長柔毛,頂端5裂
    。蒴果扁球形
    ,頂部壓人
    ,具5條縱溝,直徑8-10mm
    ,密被長柔毛,先端具圓柱狀稍伸長的宿存花柱。種子橘紅色
    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;ㄆ?-10月
    ,果期7-11月。

    性狀 : 性狀鑒別 單葉互生

    ,具短柄;葉片長4-8cm
    ,寬1.5-3.5cm,卵形或窄形或窄卵形
    ,先端漸尖
    ,基部鈍呀圓形,全緣
    ,兩面均被長柔毛
    ,下面的毛較密
    ;托葉錐尖形
    。紙質。毛特異
    ,葉苦澀

    化學成分 : 全草含酚類、鞣質

    。預試全草含鞣質、酚類

    藥理作用 : 煎劑用平板紙片法

    ,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

    歸經 :

    ;脾;大腸經

    性味 : 味苦

    ;澀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

    ;祛濕止癢
    。主生漆過敏
    ;稻田皮炎;皮膚瘙癢
    ;蕁麻疹
    ;濕疹;燒傷
    ;乳腺炎;急性胃腸炎
    ;痢疾

   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,5-15g

    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
    ;或搗敷
    ;研末敷。

    復方 : ①治漆樹過敏,水田性皮炎

    ,皮膚瘙癢
    ,剝脫性皮炎,蕁麻疹
    ,濕疹:漆大姑鮮葉或干葉
    ,煎水外洗
    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②治急性腸胃炎
    ,痢疾,脫肛
    ,牙痛,風濕性關節(jié)痛:毛果算盤子全株五錢至一兩
    。水煎服
    。(《廣西中草藥》)③治燒傷,濕疹:算盤子鮮葉
    ,水煎外洗
    ,或用根研末撒布創(chuàng)面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
    各家論述 : 1.《嶺南采藥錄》:凡患漆瘡皮膚紅腫作癢

    ,取其葉煎水洗之。2.《陸川本草》:止血
    ,驅風,消腫
    。治刀傷出血,血風瘙癢
    ,瘡癤痘毒
    。3.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消腫,止痛
    ,利濕
    ,破血
    。治跌打
    ,蛇傷,漆蝕
    ,瘡疥
    ,痢疾。

   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
   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555.html.

    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

    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
    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
    ,或有版權異議的
    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
    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
    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
    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
    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
    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    上一篇:

    下一篇:

    相關文章
    羊外腎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羊外腎拼音注音 :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: 羊石子(《本事方》)
    ,羊腎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出處 : 《綱目》來源 : 為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苿游锷窖蚧蚓d羊的睪丸。宰羊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