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Què Rónɡ Yè
別名 : 漆娘舅 出處 : 《福建民間草藥》 來(lái)源 : 為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浦参锕P管榕的葉 生境分布 : 生于山地 原形態(tài) : 筆管榕,又名:雀榕 性味 : 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甘微苦 功能主治 : 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解熱行氣 復(fù)方 : ①治漆瘡:鮮雀榕葉一握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Què Rónɡ Yè 別名 : 白米葉 出處 : 出自《福建民間草藥》 來(lái)源 : 藥材基源:為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?浦参锕P管榕的葉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00-800m的山坡林中或河岸、溪邊、村寨附近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(tái)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等地。 原形態(tài) : 喬木,高 5-17m。有板根或支柱根,幼時(shí)附生。葉互生;葉柄長(zhǎng)1.5-6cm;托葉廣卵形,長(zhǎng)5-10cm,早落;葉片堅(jiān)紙質(zhì),長(zhǎng)橢圓形、長(zhǎng)圓狀卵形或倒卵狀長(zhǎng)圓形,少有淺心形,長(zhǎng)5-15cm,寬2-7.5cm,先端鈍或短漸尖,基部鈍或圓形 性味 : 味甘;微苦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: 外用:適量,搗敷 復(fù)方 : ①治漆瘡: 鮮雀榕葉一握。煎湯待溫,洗滌。②治濕疹: 鮮雀榕葉一握。煎湯浴洗,日洗一、二次。③治小兒鵝口瘡: 鮮雀榕葉煎湯,加人乳適量,洗口,日洗一、二次。 (選方出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各家論述 : 1.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解熱行氣,除濕消疹。2.《中國(guó)高等植物圖鑒》:解毒,殺蟲。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655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《中華本草》:雀榕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