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性微寒,R,中藥,榕樹皮" />
拼音注音 : Rónɡ Shù Pí
出處 : 《南寧市藥物志》
來源 : 為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?浦参镩艠涞臉淦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藥理作用 : 參見"榕樹葉"條 功能主治 : 治泄瀉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治疥癬 臨床應(yīng)用 : 參見"榕樹葉"條。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Rónɡ Shù Pí 出處 : 出自《南京市藥物志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?浦参镩艠涞臉淦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Ficus microcarpa L.f.[F.retusa auct.non L.]采收和儲(chǔ)藏:全年均可采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400-800m的林緣或曠野 原形態(tài) : 常綠大喬木,高15-25m 性味 : 微苦;性微寒 功能主治 : 止瀉;消腫;止癢。主泄瀉;痔瘡;疥癬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。 復(fù)方 : 治疥癬,瘡瘍,痔瘡: 榕樹皮,煎水洗。(《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 臨床應(yīng)用 : 參見榕樹葉條。 各家論述 : 1.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止泄瀉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76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
上一篇:
榕樹果
下一篇:
榕須
《中華本草》:榕樹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