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up id="kwqog"></sup>
<strike id="kwqog"></strike>
<kbd id="kwqog"></kbd>
<ul id="kwqog"><tbody id="kwqog"></tbody></ul><ul id="kwqog"><pre id="kwqog"></pre></ul>
  • <ul id="kwqog"><tbody id="kwqog"></tbody></ul>
  • 登錄
    首頁 >> 中醫(yī)基礎(chǔ)常識 >> 中藥材

    三丫苦葉

    中醫(yī)世家 2023-05-03 23:49:32

    拼音注音 : Sān Yā Kǔ Yè

    出處 : 《嶺南采藥錄》

    來源 : 為蕓香科植物三丫苦的葉

    。隨時可采

    生境分布 : 生山谷

    ,溪邊
    ,林下
    。分布我國南部各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 : 三丫苦(《嶺南采藥錄》)

    ,又名:三叉虎、斑鳩花
    、三枝槍
    、三叉苦、三丫虎
    、三拜苦、小黃散
    、消黃散
    。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2~6米
    。樹皮灰白色
    ,不剝落
    ;嫩芽具短毛,余禿凈
    。葉對生
    ;指狀復葉
    ,葉柄長4.5~8厘米
    ;小葉3片,矩圓形或長橢圓形
    ,長5~15厘米,寬2~5.5厘米
    ,紙質(zhì),先端長尖
    ,基部漸狹而成一短柄
    ,全緣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    ;▎涡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    ,圓錐花序
    ,腋生,有近對生而擴展的分枝
    ,被短柔毛;小苞片三角形
    ;花萼4,矩圓形
    ,長不及1毫米
    ,具短毛
    ;花瓣4
    ,黃色
    ,卵圓形,長不及1.5毫米
    ;雄花的雄蕊4枚
    ,長過花瓣1倍
    ;雌花的子房上位,4室
    ,被毛,花柱有短毛
    ,柱頭4淺裂
    。果由4個分離的心皮所成,直徑4~6毫米
    ,間有發(fā)育不健全的1~3個心皮
    。種子黑色
    ,圓形,徑約3毫米
    ,光澤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;ㄆ?~6月間
    。果期11~12月。本植物的根或根皮(三叉虎根)亦供藥用
    ,另詳專條。

    化學成分 : 葉含生物堿

    性味 :

    ,寒。①《嶺南采藥錄》:"味苦
    ,性寒。"②《廣西中藥志》:"苦微辛
    ,涼
    ,無毒
    。"③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有小毒
    。"

    功能主治 : 清熱

    ,解毒
    ,祛風
    ,除濕。治咽喉腫痛
    ,瘧疾,黃疸型肝炎
    ,風濕骨痛,濕疹
    ,皮炎,瘡瘍
    。①《嶺南采藥錄》:"清熱毒
    。治跌打發(fā)熱作痛
    。"②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清熱解毒,舒筋活絡(luò)
    ,祛風濕
    ,止癢。治跌打損傷
    ,瘡瘍,瘧疾
    。"③《廣西中藥志》:"治風濕骨痛
    ,感觸痧氣。"④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清熱解毒
    ,燥濕止癢。防治流感
    ,流腦
    ,乙型腦炎;治療扁桃體炎
    ,咽喉炎,黃疸型肝炎
    ,蟲蛇咬傷
    ,癤腫
    ,濕疹
    ,皮炎
    ,痔瘡
    。"

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

    ,0.6~1兩
    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

    復方 : ①治腦炎初期:三叉苦葉二兩,水煎服

    。(《廣西中草藥》)②治外感痧氣:三丫苦葉二至三兩
    ,煲水分數(shù)次服。(《廣西中藥志》)③治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(fā)作:鮮三丫苦葉一兩
    ,水煎服
    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④治蟲蛇咬傷
    ,癤腫,跌打,扭傷:三丫苦鮮葉搗爛外敷
    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⑤治耳內(nèi)生癤:主丫苦鮮葉搗爛取汁
    ,滴耳。(《廣西中草藥》)⑥治創(chuàng)傷
    ,止血埋口:三丫苦葉適量
    ,搗爛外敷。(《廣西中藥志》)⑦解鉤吻中毒:三丫苦葉
    ,干者用二兩
    ,生者酌加
    ,煎水服
    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⑧治鼠咬傷發(fā)作
    ,引起淋巴腺腫:三丫虎葉二錢
    ,黃糖酌量,共搗爛沖滾水服
    ,連服數(shù)次。外用黑葉荔枝肉敷患處
    ,連敷數(shù)次
    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⑨治濕疹
    、皮炎、痔瘡:三丫苦葉煎水外洗
    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
   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
   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816.html.

    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

    ,注重分享
    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
    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
    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
    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
    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
    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    上一篇:

    下一篇:

    相關(guān)文章
    大青木
    拼音注音 : Dà Qīng Mù別名 : 路邊青、臭葉樹
    、羊咪青、青心草
    、臭大青
    、鴨公青、淡婆婆
    竹葉心
    羊外腎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羊外腎拼音注音 :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: 羊石子(《本事方》),羊腎(《四川中藥志》)
    。出處 : 《綱目》來源 : 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
    甲魚頭
    拼音注音 : Jiǎ Yú Tóu別名 : 腳魚頭、團龜頭
    、鰲頭來源 :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(Wiegmann),以帶頸的頭入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