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ul id="s6iya"><pre id="s6iya"></pre></ul>
    • <kbd id="s6iya"><pre id="s6iya"></pre></kbd>
    • 登錄
      首頁 >> 中醫(yī)基礎(chǔ)常識 >> 中藥材

      三白草根

      中醫(yī)世家 2023-05-03 23:51:37

  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三白草根

      拼音注音 : Sān Bái Cǎo Gēn

      別名 : 三白根(《補缺肘后方》)

      ,塘邊藕(《王草藥性備要》)
      ,地藕(《眼科要覽》),百節(jié)藕(《植物名實圖考長編》)
      ,過塘藕、水蓮藕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
      ,白蓮藕(《廣西中藥志》)
      ,九節(jié)藕(《扛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,天性草根(《中草藥始腫瘤資料選編》)

      出處 : 《唐本草》

      來源 : 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根莖

      。7~9月挖掘地下根莖,去凈泥土
      ,置熱水中浸泡數(shù)分鐘
      ,取出曬干。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產(chǎn)江蘇

      、浙江
      、安徽、廣西
      、四川等地

      性狀 : 根莖細嫩而肥,結(jié)節(jié)膨大

      ,圍繞結(jié)節(jié)著生多數(shù)的須狀根
      ,狀若藕須。干燥根莖質(zhì)堅甚脆
      ,斷面顆粒性

      化學(xué)成分 : 根含氨基酸、有機酸

      、糖類
      ,以及可水解鞣質(zhì)(0.48%)。

      性味 : 甘辛

      ,寒
      。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味甜,性寒涼
      。"②《本草求原》:"甘辛
      ,寒。"③《分類草藥性》:"味苦
      ,性熱
      。"

      功能主治 : 利水除濕

      ,清熱解毒。治腳氣脛腫
      ,淋濁
      ,帶下,癰腫
      ,疥癬
      。①《綱目》:"療腳氣,風(fēng)毒脛腫
      ,搗酒服
      。又煎湯洗癬疥。"②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治淋濁
      ,利小便
      ,清熱毒。拔腐肉骨
      ,與陳梅同敷
      。"③《分類草藥性》:"治婦人赤白帶下。"④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"利二便
      ,寬胸脯
      ,截瘧,消腫
      。"⑤《重慶草藥》:"補氣
      ,健脾,除濕
      。治白帶
      ,癆病,咳嗽
      ,吐血
      ,虛腫。亦用于跌打損傷
      ,泡風(fēng)濕藥酒
      。"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6錢(鮮者1~3兩)

      ;或搗汁
      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滴敷。

      復(fù)方 : ①治腳氣脛巳滿

      ,捏之沒指者:三白根,搗碎
      ,酒飲之
      。(《補缺肘后方》)②治淋濁
      、腳氣:鮮三白草根一兩,水煎服
      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③治熱淋:三白草根一兩
      ,同米泔水(第二次淘米的水)煎服。④治婦人赤白帶:三白草根一兩
      ,以精豬肉二兩煎湯
      ,以湯煎藥服。⑤治癰腫:三白草根曬干研末
      ,蜂蜜或雞蛋白調(diào)勻
      ,敷患處,一日換一次
      。(③方以下出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⑥治乳癰:鮮三白草根一至二兩
      ,豆腐適量,水煎服
      ,渣搗爛敷患處
      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⑦治肝癌并有腹水,食水不進:天性草根和野芥菜(大薊)根各三至四兩
      ,分別煎湯
      ,去渣后,加白糖適量飲服
      ,上午服天性草根
      ,下午服芥菜根。(《中草藥治腫瘤資料選編》)

      臨床應(yīng)用 : 治療子宮脫垂:取鮮過塘藕半斤切碎

      ,加水適量
      ,煮至爛熟時去渣取汁,然后加糯米半斤
      ,煮成糯米飯
      ,當(dāng)晚餐進食。每天1次
      ,10天為一療程
      ,可連續(xù)2~3療程。11例經(jīng)一療程后
      ,痊愈(子宮縮回至原位
      ,能做一般家務(wù)勞動不再脫出,自覺癥狀消失)5例
      ,顯效(子宮脫出縮減一度
      ,或縮回后于劇烈咳嗽、過勞時有的仍有部分脫出
      ,自覺癥狀明顯減輕)3例
      ,其余3例療效不滿意
      。其中對Ⅰ、Ⅱ度患者的效果較佳
      。治程中均未發(fā)現(xiàn)副作用

     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
      《中華本草》:三白草根

      拼音注音 : Sān Bái Cǎo Gēn

      別名 : 三白根、塘邊藕

      、地藕
      、百節(jié)藕、過塘藕
      、水蓮藕
      、白蓮藕、九節(jié)藕
      、天性草根

      英文名 : Rhizome of Chinese Lizardtail

      出處 : 出自《唐本草》

     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(Lour.)Baill.[Spathium chinensis Lour]的根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aururus chinensis(Lour.) Baill.[Spathium chinensis Loru.]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挖

      ,除去殘莖及須根
      ,洗凈,鮮用或曬干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溝邊

      、池塘邊等近水處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
      、河南
      、山東和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。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三白草階 多年生濕生草本

      ,高達1m
      。地下莖有須狀小根。莖直立
      ,粗狀
      ,無毛。單葉互生
      ,紙質(zhì)
      ,密生腺點;葉柄長1-3cm
      ,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
      ,略抱莖;葉片闊卵狀披針形
      ,長5-14cm
      ,寬3-7cm,先端尖或漸尖,基部心形
      ,略成耳狀或稍偏斜
      ,全緣,兩面無毛
      ;花序下的2-3片葉常于夏初變?yōu)榘咨驶ò隊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偁罨ㄐ蛏谇o上端與葉對生,長10-20cm
      ,白色
      ;總狀花梗及花柄被毛;苞片近匙形或倒披針形
      ,長約2mm
      ;花兩性,無共被
      ;雄蕊6枚
      ,花藥長圓形,略短于花絲
      ;雌蕊1
      ,由4心皮組成,子房圓形
      ,柱頭4
      ,向外反曲。蒴果近球形
      ,直徑約3cmm
      ,表面多疣狀凹起,熟后頂端開裂
      。種子多數(shù)
      ,圓形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;ㄆ?-8月
      ,果期6-9月。

      性狀 : 性狀鑒別 根莖圓柱形

      ,稍彎曲有分枝
      ,長短不等。表面灰褐色
      ,粗糙
      ,有縱皺紋及環(huán)狀節(jié),節(jié)上有須根,節(jié)間長約2cm
      。質(zhì)硬而脆
      ,易折斷,有縱皺紋及環(huán)狀節(jié)
      ,節(jié)上有須根
      ,節(jié)間長約2cm。質(zhì)硬面脆
      ,易折斷
      ,斷面類白色,粉性
      。氣微
      ,味淡。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:表皮細胞類方形
      ,有的含黃色物
      。皮層約占半徑1/3,薄壁細胞類圓形
      ,作圈鏈狀排列
      ;有油細胞和分泌管散在;內(nèi)皮層明顯
      。外韌維管束20-30個
      ,排列成環(huán)。髓部薄壁細胞亦成圈鏈狀排列
      ,胞間隙大
      ;有油細胞和分泌管分布。

      化學(xué)成分 : 根含氨基酸

      、有機酸
      、糖類,以及可水解鞣質(zhì)(0.48%)

      歸經(jīng) :

      ;大腸;膀胱經(jīng)

      性味 :

      ;辛
      ;寒

      功能主治 : 利水除濕;清熱解毒

      。主腳氣
      ;水腫;淋濁
      ;帶下
      ;癰腫;流火;疔瘡疥癬
      ;亦治風(fēng)濕熱痹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

      ,9-15g;鮮品30-90g
      ;或搗汁
      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
      ,或研末調(diào)敷
      ,或鮮品搗爛外敷。

      各家論述 : 1.《綱目》:療腳氣

      ,風(fēng)毒脛腫,搗酒服
      。又煎湯洗癬疥
      。2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治淋濁,利小便
      ,清熱毒
      。拔腐肉骨,與陳梅同敷
      。3.《分類草藥性》:治婦人赤白帶下
      。4.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利二便,寬胸膈
      ,截瘧
      ,消腫。5.《重慶草藥》:補氣
      ,健脾
      ,除濕。治白帶
      ,癆病
      ,咳嗽,吐血
      ,虛腫
      。亦用于跌打損傷,泡風(fēng)濕藥酒

     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
     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877.html.

      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

      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
      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
      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
      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
      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
      ,情況屬實
      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      上一篇:

      下一篇:

      相關(guān)文章
      兩面青
      大青木
      拼音注音 : Dà Qīng Mù別名 : 路邊青、臭葉樹
      、羊咪青
      、青心草、臭大青
      、鴨公青
      、淡婆婆、大葉青
      甲魚頭
      拼音注音 : Jiǎ Yú Tóu別名 : 腳魚頭
      、團龜頭
      、鰲頭來源 :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(Wiegmann),以帶頸的頭入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