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ānɡ Hán Cǎo
別名 : 夜?fàn)颗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、星拭草(《嶺南采藥錄》),寄色草(《廣州植物志》) 出處 : 《嶺南采藥錄》 來源 : 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全草 生境分布 : 生于曠地上 原形態(tài) : 一年生草本,高20~80厘米 性狀 : 干燥全草,莖長約15~60厘米,粗約3~5毫米,綠褐色,有縱皺紋,被淡黃色茸毛,質(zhì)硬。葉多皺縮,或脫落,披針形至卵形或倒卵形,質(zhì)脆 化學(xué)成分 : 含黃酮甙、酚類、氨基酸。 藥理作用 : 種子可作驅(qū)蟲劑;葉有弱的抗菌作用,但對瘧原蟲無效。 性味 : 《廣東中藥》Ⅱ:"性涼,味淡,一說味苦,性涼。" 功能主治 : 清熱,除濕,解毒。治外感發(fā)熱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(鮮者1~2兩)。外用:搗敷。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hānɡ Hán Cǎo 別名 : 夜?fàn)颗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 英文名 : Herb of Ashycoloured Ironweed 出處 : 出自《嶺南采藥錄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全草或根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坡 原形態(tài) : 夜香牛 一年生草本 化學(xué)成分 : 1.全草中分得香葉木素(diosmetin)。木犀草素-7-O-葡萄糖醛酸甙(luteolin-7-O-glucuronide),木犀草素(lute-olin) 藥理作用 : 種子可作驅(qū)蟲劑;葉有弱的抗菌作用,但對瘧原蟲無效。 性味 : 味苦;辛;性涼 功能主治 : 疏風(fēng)清熱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,鮮品30-60g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(diào)敷,或鮮品搗敷。 各家論述 : 1.《嶺南采藥錄》:治外感發(fā)熱,除濕熱。2.《廣東中藥》Ⅱ:清熱解毒,消腫拔毒,排膿。治濕熱腹瀉,并治乳瘡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928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
上一篇:
傷寒頭
下一篇:
伸筋草
《中華本草》:傷寒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