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涼,S,中藥,水仙花" />
拼音注音 : Shuǐ Xiān Huā
別名 : 金盞銀臺(《洛陽花木記》),儷蘭(《三余帖》) 出處 : 《本草會編》 來源 : 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花 生境分布 : 多栽培于花圃中 原形態(tài) : 水仙(《本草會編》) 功能主治 : 祛風(fēng)除熱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0.8~1.5錢;或入散劑。外用:搗敷。 復(fù)方 : 治婦人五心發(fā)熱:水仙花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huǐ Xiān Huā 別名 : 金盞銀臺、儷蘭 英文名 : Chinese Narcissus, flower of Chinese Narcissus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會編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花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多栽培于花圃中或盆栽 原形態(tài) : 水仙,多年生草本 栽培 : 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萬宜冬無嚴(yán)寒、夏無酷暑、春秋多雨之地。喜水、耐肥,在富含有機(jī)質(zhì)、水分充足又排水良好的沖積砂壤土上種植為最宜。有夏季休眠習(xí)性,鱗莖內(nèi)花芽分化在葉初枯后進(jìn)行,花芽分化適溫為17-20℃,25℃以上將受到抑制。 栽培技術(shù) 用鱗莖繁殖。栽種時間一般在10月。一年生小鱗莖用撒播法,每1hm2播種量22.5-30萬粒,播種后潑施腐熟人糞尿1層,再覆土3cm厚。二年生和三年生小鱗莖用開溝條植法,二年生的行株距(20-30)cm×(10-15)cm,每1hm2120000-150000個,三年生行株距40cm×(15-20)cm,每1hm275000個。栽植時要注意芽向,栽后覆土5-6cm厚,畦面蓋稻草1層,引水灌溉,保持經(jīng)常濕潤。三年生鱗莖經(jīng)“閹割”栽培1年后,即形成可供水養(yǎng)開花的商品鱗莖。 田間管理 肥料以基肥為主,按種植球的大小,分別每7-15d追肥1次,初期施人糞尿加少許尿素,后期適當(dāng)增施磷肥。生長期需充足的水份 性狀 : 性狀鑒別 花皺縮成小團(tuán)塊 化學(xué)成分 : 花含α-香樹脂醇(α-amyrin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硬脂酸(stearic acid),亞麻酸(lonolenic acid),亞油酸(linoleic acid),蕓香甙(rutin),石蒜堿(lycorine),甘露糖(mannose),蔗糖(sucrose),葡萄糖(glucose),果糖(fructose)。揮發(fā)油主要成分為丁香油酚(eugenol),苯甲醛(benzaldehyde),芐醇(benzyl alcohol)及桂皮醇(cinnamic alcohol),乙酸芐酯(henzylacetate),吲哚(indole)及3,5-二甲氧基甲苯(dimethoxytoluene),水仙甙(narcissin),胡蘿卜素C(cartenoids),葉綠素(chlorophyll) 歸經(jīng) : 肝 性味 : 辛 功能主治 : 清心悅神;理氣調(diào)經(jīng)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 各家論述 : 1.《綱目》:去風(fēng)氣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35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水仙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