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í Zhī Jiɑ
別名 : 半枝蓮(《藥鏡》) 出處 : 《四川中藥志》 來源 : 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。 生境分布 : 生于山坡傾斜處或巖石上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肉質(zhì)草本,高10~20厘米。莖淡紅色,枝纖細(xì),傾斜,匍匐,接近花序處亦易生根。葉3枚輪生,倒披針形至長圓形,長1.5~2.5厘米,先端尖,基部楔形,沿莖下延為半圓形的耳狀片,全緣。花呈平展的2歧聚傘花序;萼片5,綠色,寬披針形至長圓形,幾與花瓣等長;花瓣5,黃色,披針形至長圓形,長5~8毫米,先端有較長突出的尖頭;雄蕊10,藥狹卵形 化學(xué)成分 : 含甲基異石榴皮堿等生物堿、景天庚糖、蔗糖、果糖。 性味 : 甘淡,涼。①《綱目拾遺》:"性寒。"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涼,味甘淡;無毒。" 功能主治 : 清熱,消腫,解毒。治咽喉腫痛,肝炎,熱淋,癰腫,水火燙傷,蛇、蟲咬傷。①《綱目拾遺》:"消癰腫。治濕郁水腫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①治一切大毒,如發(fā)背、對口、冬瓜、騎馬等癰,初起者消,已成者潰,出腋亦少:鼠牙半支一兩,搗汁,陳酒和服,渣敷留頭,取汗而愈。(《百草鏡》半枝蓮飲)②治水火燙傷,癰腫瘡瘍 臨床應(yīng)用 : ①治療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用垂盆草片劑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60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