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í Liu Yè
來源 : 石榴科石榴屬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. 性味 : 酸 功能主治 : 收斂止瀉 用法用量 : 1~2兩。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Shí Liu Yè 出處 : 《本草抬遺》 來源 : 石榴種植物石榴的葉片。 原形態(tài) : 植物形態(tài)詳"石榴皮"條。 化學(xué)成分 : 含β-谷甾醇、甘露醇。葉能從膽甾醇合成娠烯醇酮。 功能主治 : 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跌打損傷,敷患處。"②《滇南本草圖說》:"煎洗痘風(fēng)瘡及風(fēng)癩。"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hí Liu Yè 英文名 : Pomegranate Leaf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拾遺》。 來源 : 藥材基源:石榴科植物石榴的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unica granatum L.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 原形態(tài) : 落葉灌木或喬木,高通常3-5m,稀達(dá)10m。枝頂常成尖銳尖長刺,幼枝有棱角 化學(xué)成分 : 葉含熊果酸(ursoic acid),白樺脂酸(betulic acid) 功能主治 : 收斂止瀉;角毒殺蟲 用法用量 : 外用:15-30g 各家論述 : 1.《滇南本草》:治跌打損傷,敷患處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62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《中藥大辭典》:石榴葉
《中華本草》:石榴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