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 : 小石棗子 來源 : 蘭科羊耳蒜屬植物石米Liparis fargesii Finet,以全草入藥。全年可采,曬干。 性味 : 甘 功能主治 : 清熱,潤肺止咳 用法用量 : 2~3錢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Shí Mǐ 別名 : 小石棗子、還陽 英文名 : all-grass of Farges Epigeneium 出處 : 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蘭科植物小羊耳蒜的全草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附生于林中樹上或山谷巖石上 原形態(tài) : 小羊耳蒜,附生植物 歸經(jīng) : 肺;肝經(jīng) 性味 : 甘;微辛;寒 功能主治 : 潤肺止咳;舒筋活血。主肺結(jié)核咳嗽;風熱咳嗽;百日咳;風濕麻木;勞傷身疼;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6-9g。 各家論述 : 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有清熱、潤肺止咳的功能。用于肺結(jié)核咳嗽、風熱咳嗽、百日咳、五癆七傷、周身疼痛、風濕麻木、跌打損傷、小兒驚風。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639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《中華本草》:石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