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í Dǎn Cǎo
別名 : 石花、石蓮花、石荷葉 來(lái)源 : 苦苣苔科石膽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 (Franch.)Burtt[Didissandra flabellata (Franch.)Craib],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: 四川 性味 : 苦、辛,寒。有小毒。 功能主治 : 活血,祛濕,止血生肌,止痛。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白帶過(guò)多,心悸,心口痛,濕熱痹癥 摘錄 :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Shí Dǎn Cǎo 別名 : 生扯攏、石花 出處 : 《滇南本草》 來(lái)源 : 為苦苣苔科植物石膽草的全草 生境分布 : 多生于溪邊或山坡的陰濕巖壁上。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常綠草本 性味 : 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苦辛,寒 功能主治 : ①《云南中草藥》:"活血解毒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(qián) 復(fù)方 : 治咽喉腫痛:石花研末吹喉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hí Dǎn Cǎo 別名 : 生扯攏 英文名 : Herb of Fanshaped Corallodiscus 出處 : 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 來(lái)源 : 藥材基源:為苦苣苔科植石膽草的全草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400-3600m的山坡林緣巖石上及石縫中 原形態(tài) : 石膽草 多年生草本 歸經(jīng) : 肝經(jīng) 性味 : 味苦;辛;性寒 功能主治 : 清濕熱;解瘡毒;活血止痛。主濕熱痹痛;瘡瘍腫毒;咽喉腫痛;赤白帶下;跌打損傷;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;研末撒;或吹喉。 各家論述 : 1.《云南中草藥》:活血解毒,消腫止痛。治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赤白帶下,心悸,跌打損傷,刀傷,瘡癰,頑癬。2.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清熱解毒,除濕。治濕熱痹癥,腮腺炎,咽喉腫痛。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64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(wú)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,未能及時(shí)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(qǐng)聯(lián)系管理員《中藥大辭典》:石膽草
《中華本草》:石膽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