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性微寒,S,中藥,秫米" />
拼音注音 : Shú Mǐ
別名 : 眾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梁或粟的種子之粘者 生境分布 :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。 原形態(tài) : 1.粱,一年生栽培作物,須根粗大。稈粗裝,直立,高0.1-1m。葉鞘松裹莖稈,密具疣毛或無毛,先以近邊緣及葉片接處的背面為密,邊緣密具纖毛;葉舌為1圈纖毛;呀片長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10-45cm,寬5-33mm,先端尖,基部鈍圓,上面粗糙,下面稍光滑。圓錐花序呈圓柱狀或近紡錘狀,通常下垂 炮制 : 1.生秫米: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(zhì) 歸經(jīng) : 肺;胃 性味 : 味甘 注意 : 小兒不宜多食 功能主治 : 祛風(fēng)除濕;和胃安神;解毒斂瘡。主瘧疾寒熱;筋骨攣急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,包煎 各家論述 : 綜論秫米之功用:1.陶弘景:“北人以此作酒煮糖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72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
神香草
下一篇:
穇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