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ū Mù Lán
別名 : 山豆根[貴州]、木藍叉
來源 : 為豆科木藍屬植物蘇木藍Indigofera carlesii Craib,以根入藥。秋季挖根,洗凈曬干或先除去心部再曬干備用。
性味 : 微苦,平。
功能主治 : 止咳,止血,斂汗。用于咳嗽,自汗;外用治外傷出血。
用法用量 : 1~3錢;外用適量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Sū Mù Lán 別名 : 山豆根(《貴州草藥》) 出處 : 《貴州草藥》 來源 : 為豆科植物蘇木藍的根。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: 生于山坡叢林中 原形態(tài) : 矮灌木,高30~50厘米。莖直立有棱,灰綠色。單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互生,小葉通常為7片,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,長2~4厘米,寬1.2~2.8厘米,上面青綠色,下面灰綠色,先端鈍圓,具小尖針,基部圓鈍或闊楔形,兩面均緊貼白毛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 性味 : 微苦,平。 功能主治 : 清熱,補虛。 復(fù)方 : ①治喉癢咳嗽:山豆根三錢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ū Mù Lán 別名 : 山豆根 英文名 : Root of Carles Indigo 出處 : 出自《貴州草藥》。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蘇木藍的根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00-1000m的山坡路旁及丘陵灌叢中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陜西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。 原形態(tài) : 蘇木藍 灌木,高達1.5m。莖直立,幼枝疏被白色丁字毛。葉互生,葉柄長1.5-3.5cm;托葉線狀披針形,長0.7-1cm,早落;奇致羽狀復(fù)葉長7-20cm;小葉3-9(-13)片,堅紙質(zhì),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2-5cm,寬1-3cm,先端鈍圓,基部圓鈍或闊楔形 性狀 : 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,頭部略膨大 歸經(jīng) : 肺 性味 : 微苦 功能主治 : 清肺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76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藥大辭典》:蘇木藍
《中華本草》:蘇木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