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up id="kwqog"></sup>
<strike id="kwqog"></strike>
<kbd id="kwqog"></kbd>
<ul id="kwqog"><tbody id="kwqog"></tbody></ul><ul id="kwqog"><pre id="kwqog"></pre></ul>
  • <ul id="kwqog"><tbody id="kwqog"></tbody></ul>
  • 登錄
    首頁(yè) >> 中醫(yī)基礎(chǔ)常識(shí) >> 中藥材

    銅錘玉帶草

    中醫(yī)世家 2023-05-04 01:35:23

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銅錘玉帶草

    拼音注音 : Tónɡ Chuí Yù Dài Cǎo

    別名 : 地鈕子、地茄子

    、地浮萍

    來源 : 桔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?沏~錘玉帶草屬植物銅錘玉帶草Pratia mummularia A. Brown et Aschers.,的全草

    。全年可采
    ,洗凈曬干或鮮用

    性味 :

    、苦,平

    注意 : 孕婦忌服。

    功能主治 : 祛風(fēng)利濕

    ,活血散瘀。用于風(fēng)濕疼痛
    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
    ,白帶,遺精
    ;外用治跌打損傷,創(chuàng)傷出血

    用法用量 : 1~2兩

    ;外用適量
    ,鮮品搗爛敷患處

    摘錄 :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銅錘玉帶草

    拼音注音 : Tónɡ Chuí Yù Dài Cǎo

    別名 : 地茄子草(《分類草藥性》)

    ,翳子草(《貴陽(yáng)民間藥草》)
    ,地浮萍、小銅錘
    、地鈕子(《四川中藥志》),地扣子(《貴州植藥調(diào)查》)
    ,地石榴
    、米湯果(《云南中草藥》),扣子草
    、馬蓮草(《廣西植物名錄》)
    ,銅錘草、紅頭帶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
    出處 : 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

    來源 : 為桔梗科植物銅錘玉帶草的全草

    。夏季采集

    生境分布 : 生于陰濕田坎邊

    ,或山林陰處
    。分布西南
    、華南和湖南
    、湖北、江西
    、浙江、福建
    、臺(tái)灣

    原形態(tài) : 一年生匍匐草本

    ,長(zhǎng)30~50厘米
    。須根較多,微黃色
    。莖呈方形,綠色帶紫
    ,有短柔毛
    ,節(jié)處生根
    ,肉質(zhì)
    。單葉互生,具短柄
    ,柄長(zhǎng)2~5毫米,葉片圓形至心狀卵圓形,長(zhǎng)1~1.5厘米
    ,寬1~2厘米
    ,先端鈍
    ,基部心臟形,邊緣有粗鋸齒
    ,上面綠色,下面淡綠色
    ,葉脈掌狀
    ,5~7條,葉面脈上疏生短毛
    ,葉背脈隆起,上被長(zhǎng)柔毛
    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;ㄐ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,呈淡紫色
    ,單生于葉腋或與葉對(duì)生;花梗長(zhǎng)1~2厘米
    ,基部膨大;花萼基部合生
    ,壺狀
    ,萼齒5裂
    ,裂片狹長(zhǎng)披鐘形
    ,邊緣有肉刺;花冠左右對(duì)稱
    ,2唇形,上唇2裂
    ,下唇3裂
    ;雄蕊5
    ,著生于花冠管上
    ;子房下位,2室,柱頭2裂
    。漿果,橢圓形
    ,長(zhǎng)1~1.5厘米
    ,紫藍(lán)色
    ,萼齒宿存
    ,內(nèi)藏多數(shù)種子。種子細(xì)小
    ,鮮紅色,卵圓形
    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    ;ㄆ?~5月
    。本植物的果實(shí)(地茄子)亦供藥用
    ,另詳專條。

    性味 : 甘苦

    ,平。①《貴陽(yáng)民間藥草》:"甘苦
    ,平
    。"②《貴州植藥調(diào)查》:"辛甘苦
    ,平
    。"③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"性微溫,味澀甜麻
    。有小毒。"

    注意 : 《云南中草藥》:"孕婦忌服

    。"

    功能主治 : 祛風(fēng)利濕

    ,活血
    ,解毒
    。治風(fēng)濕疼痛,跌打損傷
    ,乳癰
    ,無名腫毒。①《貴陽(yáng)民間藥草》:"解毒
    ,去翳。"②《貴州植藥調(diào)查》:"補(bǔ)虛弱
    ,清肺熱
    ,退翳。"③《云南中草藥》:"活血祛瘀
    ,除風(fēng)利濕
    。"④《廣西植物名錄》:"消炎解毒
    ,補(bǔ)虛,退翳
    ;治虛弱,咳吐濃痰
    ,目翳
    ,乳癰
    ,無名腫毒
    。"

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水,3~5錢

    ;研末,3~4分
    。外用:搗敷

    復(fù)方 : ①治風(fēng)濕疼痛

    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
    ,子宮脫垂:銅錘玉帶草三至五錢,煎水服或配伍用
    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②治跌打損傷,骨折:鮮銅錘玉帶草搗爛敷患處
    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
   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
    《中華本草》:銅錘玉帶草

    拼音注音 : Tónɡ Chuí Yù Dài Cǎo

    別名 : 地茄子草

    、翳子草
    、地浮萍
    、扣子草
    、馬蓮草
    、銅錘草
    、紅頭帶、土油甘
    、白路橋、三腳丁

    英文名 : Herb of Common Pratia

    出處 : 出自《貴陽(yáng)民間藥草》

   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桔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
    ?浦参镢~錘玉帶草的全草
    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ratia nummularia (Lam.) A.Br.et Ascher. [Lobelia nummularia Lam.; P.beonifolia Lindl.;P.zeylanica Hassk.]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季采收
    ,洗凈
    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田邊

    、路旁以及丘陵、低山草披或疏林中的潮濕地
    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東
    、西南
    、華南以及臺(tái)灣
    、湖北、湖南
    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 : 銅錘玉帶草 多年生草本

    ,長(zhǎng)12-55cm
    。有白色乳汁。莖平臥
    ,被開展的柔毛,不分枝工在基部有長(zhǎng)或短的分枝
    ,節(jié)上生根
    。葉互生
    ;葉柄長(zhǎng)2-7mm
    ,被開展柔毛;葉片心形或卵形
    ,長(zhǎng)0.8-1.6cm
    ,寬0.6-1.8cm,先端鈍圓或急尖
    ,基部斜心形,邊有牙齒
    ,兩面疏生短柔毛
    ;葉脈掌狀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;▎紊~腋;花梗長(zhǎng)0.7齒
    ,兩面疏生短柔毛
    ;葉脈掌狀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;▎紊~腋;花梗長(zhǎng)0.7-3.5cm
    ,無毛;花萼筒壇狀
    ,長(zhǎng)3-4mm,寬2-3mm
    ,無毛
    ,裂片條狀披針形
    ,伸直
    ,長(zhǎng)3-4mm,每邊生2或3枚小齒
    ;花冠紫紅色、淡紫色
    、綠色或黃白色
    、長(zhǎng)6-7(-10)mm,花冠筒外面無毛
    ,內(nèi)面被柔毛,檐部二唇形
    ,裂片5
    ,上唇2裂片條狀披針形,下唇裂片披針形
    ;雄蕊在花絲中部以上連合
    ,花絲筒無毛,花藥管長(zhǎng)1mm
    ,余,北部生柔毛
    ,下方2枚花藥先端生髯毛
    。漿果紫紅色
    ,橢圓狀球形
    ,長(zhǎng)1-1.3cm。種子多數(shù)
    ,近圓球形,稍壓扁
    ,表面有小疣突
    。在熟帶地區(qū)全年可開花結(jié)果。

    性味 : 味辛

    ;苦;性平

    注意 : 《云南中草藥》:孕婦忌服

    功能主治 : 祛風(fēng)除濕

    ;活血
    ;解毒
    。主風(fēng)濕疼痛;跌打損傷
    ;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;目赤腫痛
    ;乳癰
    ;無名腫毒

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

    ;研末吞服,每次0.9-1.2cm
    ;或浸酒
    。外用:適量,搗敷

    復(fù)方 : ①治風(fēng)濕疼痛

    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子宮脫垂:銅錘玉帶草三至五錢
    ,煎水服或配伍用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②治跌打損傷
    ,骨拆:鮮銅錘玉帶草搗爛敷患處
    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
    各家論述 : 1.《貴陽(yáng)民間藥草》:解毒

    ,去翳
    。2.《貴州植藥調(diào)查》:補(bǔ)虛弱,清肺熱
    ,退翳。3.《云南中草藥》:活血祛瘀
    ,除風(fēng)利濕
    。4.《廣西植物名錄》:消炎解毒,補(bǔ)虛
    ,退翳;治虛弱
    ,咳吐濃痰,目翳
    ,乳癰,無名腫毒

   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
   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1347.html.

    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

    ,注重分享
    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
    ,未能及時(shí)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
    ,請(qǐng)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(huì)立即處理
    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
    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(cuò)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
    ,請(qǐng)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
    ,情況屬實(shí)
    ,我們會(huì)第一時(shí)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(shí)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    上一篇:

    下一篇:

    相關(guān)文章
    竹葉心
    來源 :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(Rendle)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。性味 : 甘
    、苦,涼
    山玉桂
    羊外腎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羊外腎拼音注音 :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: 羊石子(《本事方》)
    ,羊腎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出處 : 《綱目》來源 : 為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苿?dòng)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
    。宰羊時(sh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