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Wā ěr Cǎo
別名 : 杓兒菜
來源 : 菊科天名精屬植物金挖耳(煙管頭草)Carpesium cernuum L.和倒蓋菊(大挖耳草)C. divaricatum Sieb. et Zucc.的全草。夏秋采收,去雜質(zhì),鮮用或曬干。
性味 : 苦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 用法用量 : 2~5錢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Wā ěr Cǎo 別名 : 蕓香草 出處 : 《滇南本草》 來源 : 為菊科植物煙管頭草的全草。夏季初開花時拔取全株,除去老莖及根,切成小段,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于路旁、山坡及森林邊。分布東北、華北、華中、西南、西北等地。產(chǎn)于云南、四川等地。 原形態(tài) : 越年生直立草本。高60~90厘米。多分枝。全株被白色柔毛。單葉互生;基出葉闊大,花時脫落;下部葉篦狀長橢圓形,長9~25厘米,寬4~6厘米,銳或鈍尖,邊緣具小鋸齒或淺波狀,葉基急狹 性狀 : 干燥全草 性味 : 苦辛,寒。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寒,味苦微辛。"②《云南中草藥》:"甘,寒。" 注意 : 《滇南本草》:"慢驚不宜服此藥。" 功能主治 : 清熱,解毒,消腫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①治傷風(fēng)頭疼發(fā)熱:蕓香草一錢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Wā ěr Cǎo 別名 : 一支箭 出處 : 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 來源 : 為唇形科植物紫背黃芩的全草 生境分布 : 生于林下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。莖四棱形 性味 : 苦 功能主治 : 解表退熱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Wā ěr Cǎo 別名 : 一支箭、紫背草 英文名 : all-grass of Drooping carpesium 出處 : 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唇形科植物紫前黃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cutellaria discolor Wall. Ex Benth,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(20-)610-1800m間的山地林下、溪邊或草坡上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西、貴州、云南。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上升或直立草本。莖高5.5-38cm,密被微柔毛,常帶紅色。莖葉常2-4對,密集于莖基如基生葉狀,具短柄;葉片橢圓形,卵圓形或?qū)挋E圓形,長1.5-7.4cm,寬1-4.8cm,兩面被短柔毛,下面常帶紫色 化學(xué)成分 : 根含黃酮類成分:5,7-二羥基-8,2-二甲氧基黃烷酮(5,7-dihydroxy-8,2-dimethoxyflavanone),7-羥基-5,8,5-三甲氧基黃烷酮(7-hydroxy-5,8,2-trimethoxyflavanone),5,2,-二羥基-7,8,6-三甲氣溫基黃烷酮(5,2-dihydroxy-7,8,6-trimethoxyflavanone),5,2-二羥基-6,7,6-三甲氧基黃烷酮(5,2-dihydroxy-6,7,6-trimethoxyflavanone),2,4-二羥基-2,3,6-三甲氧基查耳酮(2,4-dihydroxy-2,3,6-trimethoxychalcone),漢黃芩素(wogonin),去甲漢黃芩素(norwogonin),5,7,2-三羥基-8-氧基黃酮(5,7,2-trhiydroxy-8-methoxyflavone)5,7-二羥基-8,2-二甲氧基黃酮(5,7-dihydroxy-8,2-dimethoxy-flavone),漢黃芩素-7-O-葡萄糖醛酸甙(wogonin-7-O-glucuroni-de)[1],7-羥基-5,8,2-三甲氧基黃酮(7-hydroxy-5,8,2-trimethoxyflavone),5,7-二羥基-8 性味 : 味苦 功能主治 : 解表退熱;止咳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1499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
上一篇:
挖耳子草
下一篇:
挖耳草根
《中藥大辭典》:挖耳草
《中藥大辭典》:挖耳草
《中華本草》:挖耳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