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Wú Lòu Zǐ
別名 : 海棗(《南方草木狀》) 出處 : 《本草拾遺》 來源 : 為棕桐科植物海棗的果實。 生境分布 : 分布非洲及小亞細亞一帶,今熱帶廣事栽培;我國南部亦有。 原形態(tài) : 海棗,又名:窟莽樹(《酉陽雜俎》),海棕木(《嶺表錄異》),鳳尾蕉(《轅耕錄》)。常綠大喬木,高可達17~33米,基部常有根蘗叢生。葉羽狀,甚長,堅韌,向上為拱形,略現(xiàn)灰白色;羽片有隆起背棱,先端尖銳而堅韌,下方羽片變?yōu)獒槾獭;ù菩郛愔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 性味 : 《本草拾遺》:"味甘,溫 功能主治 : ①《本草拾遺》:"主溫中益氣,除痰嗽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Wú Lòu Zǐ 別名 : 波斯棗 英文名 : Date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1.《酉陽雜俎》:波斯棗樹長三、四丈,圍五、六尺,葉似土藤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棕櫚科植物海棗的果實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福建 原形態(tài) : 海棗,常綠大喬木 性狀 : 性狀鑒別 化學成分 : 本品含蛋白質(zhì)(protein) 歸經(jīng) : 脾;肺經(jīng) 性味 : 味甘 功能主治 : 益氣補虛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生食,適量。 各家論述 : 1.《本草拾遺》:主溫中益氣,除痰嗽,補虛損。2.《海藥本草》:消食,止咳嗽,虛贏。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152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
無毛南蛇藤
下一篇:
無爺藤
《中華本草》:無漏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