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Wān Dòu
別名 : 豍豆(《四民月令》),寒豆(《品匯精要》) 出處 : 《紹興校定證類本草》 來源 : 為豆科植物豌豆的種子。 生境分布 : 全國各地有栽培。 原形態(tài) : 一年生攀援草本,禿凈而有粉霜,高1~2米。羽狀復(fù)葉,互生,葉軸末端有羽狀分枝的卷須;托葉卵形,葉狀,常大于小葉,基部耳狀,包圍葉柄或莖,邊緣下部有細(xì)牙齒;小葉2~6枚,闊橢圓形或矩形,長25~50毫米,全緣。花柄自葉腋抽出,較葉柄為短:花1~3朵,白色或紫色;萼鐘形,5裂,裂片披針形:花冠蝶形,旗瓣圓形,翼瓣與龍骨瓣貼生;雄蕊10,成9與1兩束;花柱扁平,頂端擴(kuò)大,內(nèi)側(cè)具髯毛 化學(xué)成分 : 種子含植物凝集素 歸經(jīng) : 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"入睥、胃 性味 : 甘 功能主治 : 和中下氣,利小便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。 復(fù)方 : ①治霍亂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1610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