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Xián Suān Qiánɡ
別名 : 喪間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入地龍、酸味蔃(《嶺南采藥錄》)。
出處 : 《生草藥性備要》
來源 : 為紫金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生境分布 : 分布廣東 原形態(tài) : 白花酸藤果,又名:信筒子 化學(xué)成分 : 果實(shí)含2.45%蒽貝素。又含維蘭素。 藥理作用 : 其干燥果實(shí)有殺絳蟲作用,有效成分是蒽貝素。在印度用作避孕藥,能抑制子宮內(nèi)膜的堿性磷酸酶活性。 性味 : ①《生萆薊性備要》:"味甘酸,性平。"②《本草求原》:"甘辛,平。" 功能主治 : 治婦女經(jīng)閉,小兒頭瘡,跌打損傷。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消腫,散毒,止痛,理跌打。"②《本草求原》:"浸酒壯筋骨,洗小兒爛頭。"③《嶺南采藥錄》:"凡經(jīng)閉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Xián Suān Qiánɡ 別名 : 喪間 出處 : 出自《生草藥性備要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紫金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0-2000m的林緣、山坡或路旁灌叢中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 原形態(tài) : 攀援灌木或藤本,長3-6m,有時(shí)達(dá)9m以上。老枝有明顯的皮孔。葉互生;葉柄長5-10mm,兩側(cè)具狹翅;葉片堅(jiān)紙質(zhì),倒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,長5-8cm,寬約3.5cm,先端鈍漸尖,基部楔形或圓形,全緣線,背面有時(shí)被薄粉 性狀 : 性狀鑒別 葉片多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 化學(xué)成分 : 果實(shí)含2.45%蒽貝素(Embelin) 藥理作用 : 其干燥果實(shí)有殺絳蟲作用,有效成分是蒽貝素 性味 : 辛 功能主治 : 活血調(diào)經(jīng);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各家論述 : 1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消腫,散毒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1656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咸酸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