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ul id="4iwoc"><pre id="4iwoc"></pre></ul>
    <blockquote id="4iwoc"><tfoot id="4iwoc"></tfoot></blockquote>
    • 登錄
      首頁(yè) >> 中醫(yī)基礎(chǔ)常識(shí) >> 中藥材

      相思子

      中醫(yī)世家 2023-05-04 02:04:07
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相思子

      拼音注音 : Xiānɡ Sī Zǐ

      別名 : 相思豆、紅豆

      、黑頭小雞
      、雞母珠[臺(tái)灣]、土甘草[廣西]

      來(lái)源 : 豆科相思子屬植物相思藤Abrus precatorius L.的種子

      ,根、藤
      、葉也入藥。春秋采根
      ;夏秋采藤
      、葉
      ;秋季采果
      ,曬干
      ,取種子。

      性味 :

      、藤
      、葉:甘
      ,平。種子:苦
      、平。有大毒

      功能主治 : 根、藤

      、葉:清熱解毒,利尿
      。根
      、藤:用于咽喉腫痛
      ,肝炎
      ;葉:用于支氣管炎
      ,并作涼茶配料
      。種子:涌吐,殺蟲
      。外用治癬疥,癰瘡
      ,濕疹

      用法用量 :

      、藤
      、葉2~5錢
      ;種子外用適量
      ,搗爛或研粉調(diào)油涂患處

      備注 : (1)種子含多種毒性蛋白

      ,有強(qiáng)烈毒性
      ,服0.5毫克可致中毒
      。遇有中毒情況可按解救毒蛋白中毒的常規(guī)處理
      。民間解救法用甘草3錢
      、金銀花4錢
      ,清水2碗煎至1碗飲
      。本品千萬(wàn)不可誤當(dāng)赤小豆用
      。(2)印度等國(guó)以本品根代甘草或作提甘草甜素的原料

      摘錄 :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

  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相思子

      拼音注音 : Xiānɡ Sī Zǐ

      別名 : 紅豆(《王右丞集》)

      ,云南豆子(《增訂偽藥條辨》),紅漆豆(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)
      ,相思豆
      、雞母珠
      、難丹真珠
      、八重山珊瑚(《中國(guó)主要植物圖說(shuō)·豆科》),觀音子
      、鬼眼子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鴛鴦豆(《中藥材手冊(cè)》)
      ,土甘草豆(《藥材學(xué)》)
      ,郎君豆(《廣東中藥》)

      出處 : 《唐本草》

      來(lái)源 : 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種子。夏

      、秋季分批摘取成熟果莢
      ,曬干
      。打出種子
      ,除凈雜質(zhì)后再曬干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長(zhǎng)于丘陵地或山間

      、路旁灌叢中
      ,常栽培于村邊
      。分布福建
      、臺(tái)灣
      、廣東
      、廣西及云南等地
      。主產(chǎn)廣東
      、廣西;此外
      ,福建、云南亦產(chǎn)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纏繞藤本。莖細(xì)長(zhǎng)

      ,稍木質(zhì)化
      ,表面疏生白色剛毛狀伏貼細(xì)毛
      。雙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
      ,互生,長(zhǎng)4~11厘米
      ;葉軸被剛毛狀伏貼毛,先端有小尖突
      ;小葉8~20對(duì)
      ,具短柄
      ;小葉片長(zhǎng)圓形至長(zhǎng)圓狀倒卵形
      ,長(zhǎng)5~20毫米
      ,寬3~8毫米
      ,先端鈍圓
      ,具細(xì)尖
      ,基部圓形成闊楔彤
      ,全緣
      ,上面光滑
      ,下面被剛毛狀伏貼細(xì)毛
      ;葉易雕落
      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      ?偁罨ㄐ蛞干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      ,花序軸粗壯
      ,肉質(zhì)
      ,被剛毛狀伏貼毛
      ;花小
      ,排列緊密
      ,淡紫色
      ,長(zhǎng)約9毫米
      ,具短梗;花萼黃綠色
      ,鐘形
      ,長(zhǎng)約3毫米
      ,先瑞有4短齒
      ,外側(cè)被毛
      ;花冠蝶形
      ,旗瓣闊卵形
      ,基部有三角狀的爪
      ,翼瓣與龍骨瓣狹窄
      ;雄蕊9
      ,成1束
      ;子房上位
      ,闊線形
      ,被毛
      ,花柱短
      ,柱頭具細(xì)乳頭
      。莢果黃綠色
      ,革質(zhì)
      ,長(zhǎng)方形
      ,扁平或膨脹
      ,長(zhǎng)2~4.5厘米
      ,寬1.2~1.4厘米
      ,先端有彎曲的喙
      ,表面密被白色剛毛狀伏貼細(xì)毛。種子1~6粒
      ,橢圓形,基部靠近種臍部分黑色,上部朱紅色
      ,有光澤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      ;ㄆ?~5月
      。果期5~6月
      。本植物的根(相思子根)
      、莖葉(相思藤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

      性狀 : 干燥種子呈橢圓形,少數(shù)近于球形

      ,長(zhǎng)徑5~7毫米,短徑4~5毫米
      ,表面紅色
      ,種臍白色橢圓形
      ,位于腹面的一端
      ,在其周圍呈烏黑色
      ,約占種皮表面的1/4~1/3
      ,種脊位于種臍一端
      ,呈微凸的直線狀
      。種皮堅(jiān)硬
      ,不易破碎
      ,內(nèi)有2片子葉和胚根
      ,均為淡黃色
      。氣青草樣
      ,味澀
      。以個(gè)大
      、紅頭
      、黑底、色艷
      、粒圓
      、飽滿者為佳

      化學(xué)成分 : 種子含相思子堿

      、相思子靈
      、下箴刺桐堿
      、N
      ,N-二甲基色氨酸甲酯的甲陽(yáng)離子
      、相思豆扔
      、膽堿
      、胡蘆巴堿
      ,又含相思子毒蛋白
      、角鯊烯
      、β-香樹脂醇
      、環(huán)木菠蘿烯醇
      、豆甾醇
      、β-谷甾醇
      、菜油甾醇
      、5β-膽烷酸、相思子酸以及黃酮化合物
      。種子灰分中含鐵、鉛
      、鈣、硅
      、鎂、硫酸鹽及磷酸鹽
      。種子皮含0.6~0.8%沒(méi)食子酸及相思子甙

      藥理作用 : 相思子毒蛋白之作用性質(zhì)與蓖麻因相似。此等植物性毒蛋白均屬細(xì)胞毒

      ,引起之中毒癥狀亦相似:體溫先升高后降低
      ,出現(xiàn)蛋白屎
      ,有時(shí)有抽搐
      ;死后解剖所見
      ,有紅細(xì)胞之凝集
      、溶血
      、組織細(xì)胞之破壞
      、漿膜有點(diǎn)狀出血
      、淋巴結(jié)腫大、脾臟腫大及顏色變深等
      。此毒蛋白對(duì)馬之毒性很大,口服15克以上即中毒
      ,但如自小量開始,逐漸增加劑量
      ,可獲得免疫;對(duì)犬
      、鵝
      、小牛之毒性則很小
      。種子外殼很堅(jiān)硬
      ,人如整吞
      ,可不致中毒
      ,如咀嚼后再吞
      ,半顆種子
      ,即可使人中毒
      。種子中所含的甾醇類部分對(duì)小鼠
      、大鼠有避孕作用,所含的蛋白成分有催產(chǎn)素樣作用
      ,其效力在未孕豚鼠子宮標(biāo)本上0.02~3.0毫克相當(dāng)Oxytocin0.003國(guó)際單位
      。種子(特別是種子衣)的醇提取物在體外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
      ,大腸桿菌
      ,甲
      、乙副傷寒桿菌
      ,痢疾桿菌及某些致病性皮膚真菌的生長(zhǎng)
      ;紙層析顯示有沒(méi)食子酸及某種酚性物質(zhì)
      ,毒性都很低
      。種子的水溶性蛋白部分在體內(nèi)(大鼠的Yoshida肉瘤及小鼠的纖維肉瘤)
      、體外有抗腫瘤作用

      性味 : 辛苦

      ,平
      ,有毒
      。①《本草拾遺》:"辛
      ,有小毒
      。"②《綱目》:"苦
      ,平
      ,有小毒
      。"③《陸川本草》:"辛甘
      ,有小毒
      。"

      功能主治 : ①《本草拾遺》:"通九竅

      ,治心腹氣。止熱悶頭痛
      ,風(fēng)痰
      。殺腹藏及皮膚內(nèi)一切蟲
      。"②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:"治皮膚病疥瘡
      、頑癬等
      ,為浸劑或糊劑
      。"

      用法用量 : 不宜內(nèi)服

      ,以防中毒。外用:搗爛涂敷患處

      復(fù)方 : 治瘴寒熱:相思子十四枚。水研服

      ,取吐。(《千金方》)

     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
      《中華本草》:相思子

      拼音注音 : Xiānɡ Sī Zǐ

      別名 : 紅豆

      、云南豆子
      、郎君子
      、紅漆豆
      、相思豆
      、雞母珠
      、難丹真珠
      、八重山珊瑚
      、美人豆
      、觀音子
      、鬼眼子
      、鴛鴦豆
      、土甘草豆、郎君豆
      、黑頭小雞

      英文名 : Coralhead Plant Seed, Seed of Coralhead Plant, Seed of Love Pea, Seed of Redbead Vine, Seed of Rosary-pea Tree, Seed of Wild Liquorice

      出處 : 出自《唐本草》。1.《綱目》:相思子收龍腦香相宜

      ,令香不耗也
      。2.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:相思豆
      ,葉
      、根、種子有毒
      ,以種子最毒。中毒癥狀:表現(xiàn)為食欲不振
      ,惡心,嘔吐
      ,腹痛,腹瀉
      ,呼吸困難
      ,皮膚青紫
      ,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衰竭和少尿
      ,最后出現(xiàn)溶血現(xiàn)象
      ,尿血
      ,逐漸呈現(xiàn)呼吸性窒息而死亡
      。解救方法:催吐或洗胃
      ,然后導(dǎo)瀉,并注射生理鹽水或5%葡萄糖鹽水
      ;防止血紅素或其產(chǎn)物在腎中沉淀
      ,可每日服小蘇打5-15g

      來(lái)源 : 藥材基源: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成熟種子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Abrus precatorius L.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

      、秋季分批采摘成熟果實(shí)
      ,曬干,打出種子
      ,除去雜質(zhì)。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丘陵地帶或山間、路旁灌叢中

      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
      、臺(tái)灣
      、廣東
      、海南
      、廣西
      、云南等地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相思子 攀援灌木

      。枝細(xì)弱
      ,有平伏短剛毛
      。偶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
      ,互生,小葉8-15對(duì)
      ,具短柄,長(zhǎng)圓形
      ,兩端圓形
      ,先端有極小尖頭
      ,長(zhǎng)1-2cm
      ,寬0.3-0.3cm
      ,上面無(wú)乞求
      ,下面被稀疏的伏貼細(xì)毛
      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?偁罨ㄐ蚝苄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,長(zhǎng)3-6cm
      ,成頭狀,生在短枝上
      ,無(wú)總花梗,花序軸短而粗,肉質(zhì)
      。花小
      ,排列緊密,長(zhǎng)約9mm
      ,具短梗
      ;花萼黃綠色
      ,鐘形
      ,長(zhǎng)約3mm
      ,先端有4短齒
      ,外側(cè)被毛
      ;花冠淡紫色
      ,旗瓣闊卵形,基部有三角狀的爪
      ,翼瓣與龍骨瓣狹窄;雄蕊9
      ,成1束;子房上位
      ,被毛
      ,花柱無(wú)毛
      ,柱頭具細(xì)乳頭
      。莢果黃綠色
      ,革質(zhì)
      ,菱狀長(zhǎng)圓形
      ,扁平或膨脹
      ,長(zhǎng)2-4.5cm
      ,寬1.2-1.4cm
      ,先端有彎曲的喙,被剛毛狀細(xì)毛
      。種子4-6顆
      ,橢圓形
      ,在臍的一端黑色
      ,上端朱紅色
      ,長(zhǎng)6.5mm
      ,有光澤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;ㄆ?-5月,果期9-10月

      性狀 : 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:種子表皮為1列外被角質(zhì)層的柵狀細(xì)胞,排列緊密

      ,長(zhǎng)190-220(-260)μm,寬720μm
      ,壁厚
      ,非木化
      ,具縱條紋,胸腔內(nèi)側(cè)明顯
      ,向外漸成條縫狀;其下為1列徑向延長(zhǎng)的支持細(xì)胞
      ,長(zhǎng)130-160μm
      ,寬5-12μm
      ,兩端略膨大
      ,邊緣不規(guī)則縊縮
      ,有類圓形
      、長(zhǎng)圓形或不規(guī)則長(zhǎng)形的細(xì)胞間隙
      ,外胚乳為十?dāng)?shù)列切向排列的薄壁細(xì)胞
      ,外方數(shù)列常頹廢;內(nèi)胚乳為1列類方形細(xì)胞
      ,含糊形
      。最外一列排列整齊
      。類方形至長(zhǎng)方形
      ,胞壁較厚
      ,內(nèi)含大量糊粉粒團(tuán)塊

      毒性 : 相思子毒蛋白之作用性質(zhì)與蓖麻因(Ricin,即蓖麻種子中所含之毒蛋白)相似

      。此等植物性毒蛋白均屬細(xì)胞毒,引起之中毒癥狀亦相似:體溫先升高后降低
      ,出現(xiàn)蛋白尿,有時(shí)有抽搐
      ;死后解剖所見
      ,有紅細(xì)胞之凝集
      、溶血
      、組織細(xì)胞之破壞
      、漿膜有點(diǎn)狀出血
      、淋巴結(jié)腫大
      、脾臟腫大及顏色變深等
      。此毒蛋白對(duì)馬之毒性很大
      ,口服15g以上即中毒
      ,但如自小量開始
      ,逐漸增加劑量
      ,可獲得免疫;對(duì)犬
      、鵝、小牛之毒性則很小
      。種子外殼很堅(jiān)硬
      ,人如整吞,可不致中毒
      ,如咀嚼后再吞,半顆種子
      ,即可使人中毒
      。毒性:相思子毒蛋白
      ,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(shù)致死量為0.20μg/kg
      ,其毒性極大
      ,0.5μg即可使人死亡
      ,但加熱至65℃以上則毒性消失
      。相思子種子可導(dǎo)致肺
      、心、胃
      、小腸及腎出血。

      化學(xué)成分 : 相思種子含相思子堿(abrine)

      、相思子靈(abraline)、下箴刺桐堿(hypaphorine)
      ,N
      ,N-二甲基色氨酸甲酯的甲陽(yáng)離子(即下箴刺桐堿甲酯)(methyl ester of N
      , N-dimethyltryptophan methocation)
      ,相思豆堿(Precatorine)
      ,膽堿(choline),胡蘆巴堿(trigonelline)
      ,又含相思子毒蛋白(abrin)Ⅰ、Ⅱ
      、Ⅲ,相思子凝集素Ⅰ
      、Ⅱ(A.P.AⅠ
      、Ⅱ),蓖麻毒蛋白(ricin)
      ,相思子甾醇(abricin),相思子甾酮知(abridin)
      ,角鯊烯(squalene)β-香樹脂醇(β-amyrin)
      ,環(huán)木菠蘿烯酸(cycloartenol)
      ,豆甾醉(stigmasterol)
      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
      ,膽甾醇(cholesterol)
      ,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
      ,5β-膽烷酸(5β-cholanic acid),相思子酸(abrussic acid)
      ,槐花二醇(sophoradiol),槐花二醇-22-O-乙酸酯(sophoradiol-22-O-acetate)
      ,常春藤皂甙元甲酯(bederagenin methyl ester),槐花皂甙Ⅲ甲酯(kaikasaponin Ⅲ methyl ester)
      ,相思子皂醇J(abrisaPogenol J)
      ,三甲基色氨酸(trimethyltryptophan)
      ,相思子素(abrusin)
      ,相思子素-2”-O-芹菜糖甙(abrusin-2”-O-apioside)
      ,半乳糖(galactose)
      ,阿拉伯糖(arabinose)
      ,木糖(xylose)
      ,多糖(polysaccharide)及黃酮類化合物,種子皮中含0.6%-0.8%沒(méi)食子酸(gallic acid)
      ,相思子甙(abranin),木糖葡萄糖基飛燕草素(xyloglucosyldelPhinidin)和對(duì)-香豆酰沒(méi)食子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      ;咸烟腔w燕草素(p-coumaroylgalloylglucosyldelphinidin),種仁中還含有相思子黃酮(abrectorin)
      ,去甲氧基矢車菊黃酮素-7-O-蕓香糖甙(desmethoxycentaureidin-7-O-rutinoside)
      ,木犀草素(luteolin),葒草素(orientin)
      ,異葒草素(isoorientin),種子灰分中含鐵(Fe)
      ,鋁(Al)
      ,鈣(Ca)
      ,硅(Si)
      ,鎂(Mg),硫酸鹽(SO24)及磷酸鹽(PO34)

      藥理作用 : 1.抗腫瘤作用 曾報(bào)道本品水溶性蛋白部分于體內(nèi)外均有顯著抗腫瘤作用。從相思子中分得之相思子毒蛋白由二條肽鏈經(jīng)一個(gè)一二硫鍵聯(lián)結(jié)組成

      ,毒蛋白相對(duì)分子質(zhì)量為65000,二條肽鏈 A
      、B分別為30000及35000
      。相思子毒蛋白與蓖麻毒蛋白相似
      ,具有強(qiáng)烈的細(xì)胞毒反應(yīng)和抗腫瘤作用
      。曾報(bào)道一個(gè)相思子毒蛋白分子可殺死一個(gè)真核細(xì)胞
      。其對(duì)多種動(dòng)物的實(shí)驗(yàn)性腫瘤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
      ,能顯著減小瘤重
      ,延長(zhǎng)生存期
      ,其作用較蓖麻毒蛋白和白喉毒素更強(qiáng)。小劑量的相思子毒蛋白與環(huán)磷酰胺合用可發(fā)揮顯著的協(xié)同抗癌作用
      ,但毒性卻不增加。此外
      ,還有專利報(bào)告將相思子毒蛋白制為免疫佐劑,給小鼠注射可使其Meth-A腫瘤生長(zhǎng)率降低90%
      。2.抗組胺、抗過(guò)敏作用 對(duì)于組胺-乙酸膽堿噴霧所致豚鼠的實(shí)驗(yàn)性哮喘
      ,以所含相思子堿灌服450mg/kg
      ,600mg/kg,或腹腔注射600mg/kg均可顯著延長(zhǎng)Ⅲ級(jí)反應(yīng)的潛伏期
      。對(duì)于組胺所致大鼠皮膚毛細(xì)血管通透性亢進(jìn),相思子堿灌服253mg/kg或腹腔注射338mg/kg均可顯著抑制
      ,使染料透出量顯著減少。對(duì)于雞蛋白所致豚鼠的速發(fā)型過(guò)敏性休克
      ,相思子堿450mg/kg灌服有顯著的防治效果
      ,能明顯延長(zhǎng)休克發(fā)生的潛伏期
      。但于豚鼠離體氣管螺旋條及肺溢流試驗(yàn)中相思子堿于
      。1mg/ml
      ,10mg/ml濃度或 400mg/kg腹腔注射均未見有明顯的抗組胺所致呼吸道痙攣效果
      。3.其他作用 曾報(bào)道本品所含甾醇類部分對(duì)小鼠、大鼠有避孕作用
      ,所含蛋白成分有催產(chǎn)素樣作用,于未孕豚鼠子宮其0.02-3.0mg的作用強(qiáng)度與后葉催產(chǎn)素(oxytocin)0.003國(guó)際單位相當(dāng)
      。交配前或交配后給大鼠注射種子的提取物平均每只1ml,可100%引起不孕
      ,如交配后2-5d再注射則無(wú)作用
      。如在交配前或后1d給大鼠注射很純的相思子甾酮
      ,也能100%引起不孕
      ,血漿中雌二醇的水平比對(duì)照組明顯降低
      。相思子堿腹腔注射可明顯抑制葡萄球菌毒素注射所致局部炎癥反應(yīng)
      ,本品醇提取物于體外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
      、副傷寒桿菌、痢疾桿菌及某些致病性皮膚真菌的生長(zhǎng)
      。本品所含相思子凝集素有很強(qiáng)的致紅細(xì)胞凝集作用,而相思子毒蛋白的血凝作用則弱
      ,如有報(bào)告粗的相思子毒蛋白于2.5μg/ml濃度時(shí)即可使綿羊紅細(xì)胞凝集
      ,而純化的相思子毒蛋白于100μg/ml濃度仍不能使綿羊紅細(xì)胞發(fā)生血凝。相思子堿于0.2%濃度可抑制溶血血清所致綿羊紅細(xì)胞的溶解
      。4.毒性 本品有相當(dāng)毒性
      ,主要毒性成分為相思子毒蛋白
      ,但因相思子種殼堅(jiān)硬
      ,故人整吞本品可不致中毒
      ,但若咀嚼再吞服則半粒種子即可引起中毒
      。不同種屬動(dòng)物敏感性不同,以馬為最敏感
      ,而對(duì)犬、鵝
      、小牛等則小
      。相思子毒蛋白與蓖麻毒蛋白等相似
      ,具有很強(qiáng)的毒性
      ,較粗的毒蛋白對(duì)小鼠的LD100為10μg/kg
      ,純化的相思子毒蛋白腹腔注射對(duì)小鼠的LD100
      。為0.55μg/kg
      。相思子毒蛋白中毒表現(xiàn)也與蓖麻毒蛋白相似
      ,體溫先升高后降低,蛋白尿
      ,時(shí)有抽搐,死亡解剖可見紅細(xì)胞凝集
      、溶血、組織細(xì)胞破壞
      、漿膜有點(diǎn)狀出血
      、脾及淋巴結(jié)腫大等
      。相思子凝集素與相思子毒蛋白分子結(jié)構(gòu)頗為相似
      ,但毒性卻很低。相思子堿灌服對(duì)小鼠的LD50>5g/kg
      ,腹腔注射為1362(1081-1716
      ,95%可信限)mg/kg
      ,小鼠灌服840mg/kg除活動(dòng)略有減少外
      ,外觀無(wú)其他異常
      。麻醉犬十二指腸給藥。

      鑒別 : (1)取本品粉末2g

      ,加1%鹽酸10ml,水浴加熱15min
      ,濾過(guò)。取濾液1ml
      ,加碘化鉍鉀試劑1-2滴
      ,顯橙紅色沉淀
      ;另取濾液1ml
      ,加碘碘化鉀試劑l-2滴,呈棕色沉淀
      ;加磷鉬酸l-2滴,呈污綠色
      。(檢查生物堿)(2)取本品粉末2g,加醋酐5ml
      ,水浴加熱5min
      ,濾過(guò),濾液1ml
      ,傾入干燥試管中,沿管壁加濃硫酸1ml
      ,二液交界面即現(xiàn)紅色,漸變紅棕色。(檢查甾醇)(3)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5g
      ,加乙醇15ml
      ,回流30min
      ,濾過(guò)
      ,濾液濃縮至5ml
      ,供點(diǎn)樣
      。同時(shí)用相思子堿的乙醇液作對(duì)照溶液。同點(diǎn)于硅膠G板上
      ,以正丁醇-醋酸-水(4:1:5)為展開劑,展距10cm
      ,用對(duì)二氨基苯甲醛顯色,樣品與對(duì)照品在相同的位置處顯橙紅色斑點(diǎn)

      歸經(jīng) :

      ;肺經(jīng)

      性味 : 辛苦

      ;平
      ;有毒

      注意 : 不宜內(nèi)服,以防中毒

     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,怯痰

      ,殺蟲。
      。主痛瘡
      ,腮腺炎
      ,疥癬
      ,風(fēng)濕骨痛

      用法用量 : 外用:適量,研未調(diào)敷

      ;或煎水洗;或熬膏涂

      復(fù)方 : 治瘴寒熱:相思子十四枚

      。水研服,取吐
      。(《干金方》)

      各家論述 : 1.《本草拾遺》:通九竅,治心腹氣

      。止熱悶頭痛
      ,風(fēng)痰。殺腹藏及皮膚內(nèi)一切蟲
      。2.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:治皮膚病疥瘡、頑癬等
      ,為浸劑或糊劑

     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
     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2064.html.

      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

      ,注重分享
      ,被刊用文章因無(wú)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
      ,未能及時(shí)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
      ,請(qǐng)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(huì)立即處理
      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(lái)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
      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(lái)源標(biāo)注錯(cuò)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
      ,請(qǐng)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
      ,情況屬實(shí)
      ,我們會(huì)第一時(shí)間予以刪除
      ,并同時(shí)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      上一篇:

      下一篇:

      相關(guān)文章
      猴頭菌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猴頭菌別名 : 猴頭
      、刺猬菌
      石長(zhǎng)生
      拼音注音 :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: 丹草、長(zhǎng)生草、丹沙草
      、生肌草
      、石中珠
      、巖浮萍
      、豬毛七、水豬毛七
      、豬鬃草、豬毛腳筋草出處 : 石長(zhǎng)生
      ,始載于《本經(jīng)》
      ,一名丹草
      ,列入下品
      。1.《別錄》云:“石長(zhǎng)生,生咸陽(yáng)山谷
      。”2.《本草
      桑白皮
      《中國(guó)藥典》:桑白皮拼音注音 : Sānɡ Bái Pí?jiǎng)e名 : 桑根皮英文名 : CORTEX MORI來(lái)源 : 本品為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?浦参锷orus alba L.的干燥根皮。秋末葉落時(shí)至次春發(fā)芽前采挖根部
      ,刮去黃棕色粗皮
      兩面青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兩面青拼音注音 :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: 甲滿來(lái)源 : 紫金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苾擅媲郙aesa indica (Roxb.)A. DC.
      ,以全株入藥
      。生境分布 : 云南
      大青木
      拼音注音 : Dà Qīng Mù別名 : 路邊青
      、臭葉樹
      、羊咪青、青心草
      、臭大青、鴨公青
      、淡婆婆
      竹葉心
      來(lái)源 :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(Rendle)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。性味 : 甘
      、苦
      ,涼
      。功能主治 : 清頭熱,治頭昏
      羊外腎
  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羊外腎拼音注音 :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: 羊石子(《本事方》)
      ,羊腎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出處 : 《綱目》來(lái)源 : 為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?苿?dòng)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
      甲魚頭
      拼音注音 : Jiǎ Yú Tóu別名 : 腳魚頭
      、團(tuán)龜頭、鰲頭來(lái)源 :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(Wiegmann)
      ,以帶頸的頭入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