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Xiā Fá Cǎo
別名 : 水串草
來源 : 柳葉菜科巖生柳葉菜Epilobium cephalostigma Hausskn.,以全草入藥。
生境分布 : 四川。
性味 : 苦 功能主治 : 清熱,疏風 用法用量 : 3~5錢。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Xiā Fá Cǎo 別名 : 水串草 出處 : 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 來源 : 為柳葉菜科植物巖生柳葉菜的全草。夏季采,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于低山區(qū)的山坡草叢中。分布四川、廣西等地。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,高1.5~60厘米。莖具棱上部及枝均有細曲毛,下部僅棱上有細曲毛。單葉對生;長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,有時卵狀披針形,長1.5~9厘米,寬5~33毫米,上部的葉頗小,先端銳尖,基部楔形,邊緣有不整齊鋸齒,兩面脈上均被白色毛及腺毛;葉柄極短。花單生于葉腋,淡紅色至白色;花梗短,有曲毛;花萼管線狀,裂片4,披針形;花瓣4 性味 : 苦,平 功能主治 : 清熱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Xiā Fá Cǎo 別名 : 水串草 英文名 : all-grass of Capitatestigma willowweed 出處 : 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柳葉菜科植物巖生柳葉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pilobium cephalostigma Hausskn.(Hausskn.)C.J.Chen [E.cephalostigma Hausskn.]采收和儲藏:夏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低山區(qū)的坡草叢中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,高15-60cm 性味 : 味苦 功能主治 : 疏風清熱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2156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《中藥大辭典》:蝦筏草
《中華本草》:蝦筏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