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Xínɡ Yè
別名 : 負盤(《別錄》),屁盤(陶弘景),夜行(《本草拾遺》),氣蠜(《綱目》)。
出處 : 《別錄》
來源 : 為步行蟲科昆蟲行夜的全蟲。
原形態(tài) : 體呈篦狀,長約2厘米。頭部突出,有復(fù)眼及觸角各1對;觸角絲狀,11節(jié)。大顋大,末端具齒1枚。前胸部長,有黑色的縱紋 性味 : 《綱目》:"辛,溫,有小毒。" 功能主治 : 《別錄》:"療腹痛,寒熱,利血。"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Xínɡ Yè 別名 : 負盤、屁盤 英文名 : Night worm 出處 : 出自《名醫(yī)別錄》1.《本草拾遺》:屁盤蟲有短翅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步行蟲科動物虎斑步(蟲甲)的全蟲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heropsophus jessoensis(Moraw).采收和儲藏:春季至秋季捕捉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活于潮濕處、田間及石下等處。夏、秋季 夜晚在地面疾走,遇敵時放出黃色臭氣自衛(wèi)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遼寧、山東 原形態(tài) : 虎斑步(蟲甲) 歸經(jīng) : 肝經(jīng) 性味 : 味辛;性溫 功能主治 : 活血化瘀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研末 各家論述 : 《別錄》:療腹痛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2196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《中華本草》:行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