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拼音注音 : Xī Nán Wén Shū Lán
英文名 : Broadleaf Crinum, bulb or leaf of Broadleaf Crinum
出處 : 始載于《貴州中藥志》。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石蒜科植物西南文殊蘭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rinum latifoium L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凈,切碎,曬干或鮮用
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常生長于河床、沙地上、村邊溝旁或山中水邊,人工栽培亦廣
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西、四川
、貴州
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西南文殊蘭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根莖鱗莖狀
。葉帶形,長約70cm或更長
,寬3.5-6cm或更寬
。傘形花序有花數(shù)朵至10余朵;佛焰苞狀總苞片2枚
,披針形
,長約9cm;苞片多數(shù)
,狹條形
;花梗很短;花被近漏斗狀的高腳碟狀
,白色
,有紅暈;花被筒長約9cm
,常稍彎曲
;花被裂片6;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
,長約7.5cm
,寬約1.5cm,先端短漸尖
;雄蕊6
,花絲比花被裂片短,花藥條形
,長1.2-1.8cm
。蒴果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;ㄆ?-8月
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葉含石蒜堿(lycorine),波葉尼潤堿(undulatine) ,車瑞靈(cherylline)
。鱗莖與葉含石蒜堿,小星蒜堿(hippeastrine)。鱗莖含1-O-乙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;鈮A(1-O-acetyllycorine)
,3-O-乙酰基扁擔(dān)葉堿(3-O-acetylhamayne)
,車瑞靈
,鮑威文殊蘭堿(powelline),扁擔(dān)葉堿(hamayne)文殊蘭堿(crinine)
,文殊蘭胺(crinamine)
。開花時的鱗莖含草原文殊蘭胺(pratorimine),草原文殊蘭寧堿(pratorinine)
,草原文殊蘭星堿(pratosine)
,石蒜堿,安貝靈(ambelline)
,朱頂紅定堿(hippadine)。未發(fā)芽前鱗莖含具有免疫活性的11-O-乙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;藏愳`(11-O-acetylambelline)
,11-O-乙酰基-1β
,2β-環(huán)氧安貝靈(11-O-acetyl-1β,2β-epoxyambelline),1β
,2β-環(huán)氧安貝靈(1β
,2β-epoxyambelline)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;üA饕褐泻?-表石蒜堿(2-epilycorine)
,2-表兩花全能花西定(2-epipancrassidine),西南文殊蘭索靈堿(latisoline)
。又含具抗癌作用的生物堿:西南文殊蘭堿(crinafoline)
,西南文殊蘭醛堿(crinafolidine)。另含西南文殊蘭芬堿(latifine)
。根莖含具有肥大細(xì)胞穩(wěn)定作用的水溶性葡聚糖A和磷脂酰石蒜堿(phosphatidyllycorine)
。
性味 : 辛;苦;涼;有小毒
注意 : 內(nèi)服宜慎。
功能主治 : 活血祛瘀;通絡(luò)止痛;清熱解毒。主跌打損傷;骨折 ;關(guān)節(jié)痛
;牙痛;惡瘡腫毒
;痔瘡
;帶狀皰疹;牛皮癬
用法用量 : 外用:適量 ,搗敷
;或絞汁涂;或炒熱敷
。內(nèi)服:煎湯服
,3-9g。
各家論述 : 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有行血散瘀 、消腫止痛的功能
。全株有毒,以鱗莖最毒
,內(nèi)服宜慎
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2199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 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
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
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
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
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
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(shí)
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
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
西南山茶
下一篇:
西南槐樹
相關(guān)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