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甘
拼音注音 : Yún Shí Zhù Chónɡ
別名 : 黃牛刺蟲(《浙扛中醫(yī)》),黃寮刺蟲、天牛幼蟲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,云實蠹蟲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。
出處 : 《湖南藥物志》
來源 : 為寄生于豆科植物云實樹莖中的一種昆蟲的幼蟲 功能主治 : 治小兒疳積 復(fù)方 : ①治小兒疳積:㈠黃牛刺蟲十至二十條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Yún Shí Zhù Chónɡ 別名 : 老姆木蟲、閻王刺蟲 英文名 : seed of Mysorethorn 出處 : 出自《湖南藥物志》。1.《浙江中醫(yī)》:黃牛刺蟲,是寄生在黃牛刺(云實)木干內(nèi)的蠢蟲,長約七、八分,色淡黃。民間經(jīng)驗以此蟲治疳有特效,為其它木蠢蟲所不及。2.江西《中草藥學(xué)》:云實蠢蟲,形如蠶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豆科植物云實莖及根中寄生的天牛及其近緣昆蟲的幼蟲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esalpinia decapetala(Roth)Alston[Reichrdia decapetala Roth;Caesalpinia sepiaria Roxb.]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視云實莖中下部有蛀蟲孔,有較新鮮的木渣推出孔口外時,將莖截下,用刀縱剖,取出幼蟲;冬季及春季幼蟲多寄生于根部,可挖根剖取。取出的幼蟲置瓦片上焙干,保持蟲體完整。鮮用可隨時收取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平原、丘陵地、山谷及河邊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東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陜西、甘肅。 原形態(tài) : 云實 攀援灌木。樹皮暗紅色,密生倒鉤刺。托葉闊,半邊箭頭狀,早落 性狀 : 鮮品形如蠶 歸經(jīng) : 肝 性味 : 辛 功能主治 : 益氣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研末 各家論述 : 1.《湖南藥物志》:治麻毒內(nèi)陷。2.《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》:治小兒營養(yǎng)不良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2426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云實蛀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