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平,Y,中藥,月季花葉" />
拼音注音 : Yuè Jì Huā Yè
出處 : 《湖南藥物志》
來源 : 薔薇科植物月季花的葉 原形態(tài) : 詳"月季花"條。 功能主治 : 活血消腫。治瘰疬,跌打創(chuàng)傷,血瘀腫痛。《國藥的藥理學》:"止血消腫,搗敷創(chuàng)傷。" 復方 : ①治瘰疬未破:月季花頭二錢,沉香五錢,芫花(炒)三錢。碎剉,入大鯽魚腹中,就以魚腸封固,酒水各一盞,煮熟食之。(《談野翁試驗方》)②治筋骨疼痛,腰膝腫痛,跌打損傷:月季花嫩葉搗爛敷患處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Yuè Jì Huā Yè 別名 : 月季葉 英文名 : leaf of Chinese Rose 出處 : 出自《湖南藥物志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薔薇科植物月季花的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Rosa chinensis Jacq.采收和儲藏:春至秋季,枝葉茂盛時采葉,鮮用或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我國各地普遍栽培。 原形態(tài) : 月季花 矮小直立灌木。小枝粗壯而略帶鉤狀的皮刺或無刺。羽狀復葉,小葉3-5,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,長2-6cm,寬1-3cm,先端漸尖,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,邊緣有銳鋸齒;兩面無毛;葉柄及葉軸疏生皮刺及腺毛,托葉大部附生于葉柄上,邊緣有腺毛或羽裂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 性狀 : 葉為羽狀復生葉,小葉3-5片,有的僅小葉入藥。葉片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,長2-6cm,寬1.5-3cm,先端漸尖,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,邊緣有銳鋸齒,兩面光滑無毛,質(zhì)較硬,有皺縮。葉柄和葉軸散生小皮刺。氣微,味微澀。 歸經(jīng) : 肝經(jīng) 性味 : 微苦;平 功能主治 : 活血消腫,解毒,止血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各家論述 : 《國藥的藥理學》:止血消腫,搗敷創(chuàng)傷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269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月季花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