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中國藥典》:益母草
拼音注音 : Yì Mǔ Cǎo
別名 : 益母蒿、益母艾、紅花艾、坤草、茺蔚、三角胡麻、四楞子棵
英文名 : HERBA LEONURI
來源 :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. 的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。鮮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;干品夏季莖葉茂盛、花未開或初開時采割,曬干,或切段曬干。
性狀 : 鮮益母草:幼苗期無莖,基生葉圓心形,邊緣5~9淺裂,每裂片有2~3鈍齒
。花前期莖呈方柱形
,上部多分枝
,四面凹下成縱溝
,長30~60cm
,直徑0.2~0.5cm;表面青綠色
;質(zhì)鮮嫩
,斷面中部有髓。葉交互對生
,有柄
;葉片青綠色,質(zhì)鮮嫩
,揉之有汁
;下部莖生葉掌狀3裂,上部葉羽狀深裂或淺裂成3片
,裂片全緣或具少數(shù)鋸齒
。氣微,味微苦
。干益母草:莖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
;體輕,質(zhì)韌
,斷面中部有髓
。葉片灰綠色,多皺縮
、破碎
,易脫落。輪傘花序腋生
,小花淡紫色
,花萼筒狀,花冠二唇形
。切段者長約2cm
。
貯藏 : 干益母草置干燥處;鮮益母草置陰涼潮濕處。
炮制 : 鮮益母草:除去雜質(zhì),迅速洗凈
。干益母草:除去雜質(zhì),迅速洗凈
,潤透
,切段,干燥
。
鑒別 : (1)本品莖的橫切面:表皮細胞外被角質(zhì)層,有毛茸;腺鱗頭部4
、6或8 細胞
,柄單細胞;非腺毛1~4細胞
。下皮厚角細胞在棱角處較多
。皮層為數(shù)列薄壁細胞;內(nèi)皮層明顯
。中柱鞘纖維束微木化
。韌皮部較窄。形成層不明顯
。木質(zhì)部在棱角處較發(fā)達
。髓部薄壁細胞較大。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針晶及小方晶
。鮮品近表皮部分皮層薄壁細胞含葉綠體
。(2)取本品粉末(鮮品干燥后粉碎)3g,加乙醇30ml
,加熱回流1 小時
,放冷,濾過
,濾液濃縮至約 5ml
,加于活性炭-氧化鋁柱(活性炭0.5g,中性氧化鋁100~120目
,2g
,內(nèi)徑10mm)上,用乙醇30ml洗脫
,收集洗脫液
,蒸干,殘渣加乙醇0.5ml 使溶解
,作為供試品溶液
。另取鹽酸水蘇堿對照品
,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
。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)試驗
,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,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,以正丁醇-鹽酸-水(4:1:0.5)為展開劑
,展開
,取出,晾干
,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
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(yīng)的位置上
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
。
含量測定 :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經(jīng)105℃ 干燥至恒重的鹽酸水蘇堿對照品25mg,置25ml量瓶中。加0.1mol/L鹽酸溶液使溶解
,并稀釋至刻度,搖勻
,即得(每1ml 中含鹽酸水蘇堿 1mg)。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(鮮品干燥后粉碎
,過三號篩)約3g[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(附錄Ⅸ H第一法)]
,精密稱定,置具塞錐形瓶中
,精密加入乙醇50ml
,稱定重量,超聲處理(功率350W
,頻率35kHz )30分鐘
,放冷,再稱定重量
,用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
,搖勻,濾過
,精密量取續(xù)濾液25ml
,置蒸發(fā)皿中,于水浴上蒸干
,精密加入0.1mol/L鹽酸溶液10ml使溶解
,加活性炭0.5g,置水浴中加熱半分鐘
,攪拌
,濾過
,濾液置25ml量瓶中,用0.1mol/L鹽酸溶液分次洗滌蒸發(fā)皿和濾器
,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
,備用。測定法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0ml
,置25ml量瓶中
,另取0.1mol/L鹽酸溶液20ml,置25ml量瓶中
。在對照品溶液
、0.1mol/L鹽酸溶液及上述備用供試品溶液的量瓶中,各精密加入新制的2% 硫氰酸鉻銨溶液 3ml
,搖勻
,加0.1mol/L鹽酸溶液至刻度,搖勻
,置冰浴中放置1 小時
,用干燥濾紙濾過,取續(xù)濾液
,以0.1mol/L鹽酸溶液為空白
,照分光光度法(附錄Ⅴ B),在520nm 的波長處分別測定吸收度
,用空白試劑的吸收度分別減去對照品與供試品的吸收度
,計算,即得
。本品按干燥品計算
,含生物堿以鹽酸水蘇堿(C7H13NO2·HCl)計,干品不得少于0.40%
;鮮品不得少于1.0%
。
歸經(jīng) : 歸肝 、心包經(jīng)
。
性味 : 苦、辛,微寒 。
注意 : 孕婦禁用。
功能主治 : 活血調(diào)經(jīng) ,利尿消腫
。用于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
,痛經(jīng)
,經(jīng)閉,惡露不盡
,水腫尿少
;急性腎炎水腫
。
用法用量 : 9~30g;鮮品12~40g 。
摘錄 : 《中國藥典》
《中藥大辭典》:益母草
拼音注音 : Yì Mǔ Cǎo
別名 : 范(《詩經(jīng)》) ,萑(《爾雅》),益母
、茺蔚
、益明、大札(《本經(jīng)》)
,臭穢(《爾雅》劉歆注)
,貞蔚(《別錄》),苦低草(《千金方》)
,郁臭草(《本草拾遺》)
,夏枯草、土質(zhì)汗(《近效方》)
,野天麻
、火枚、負擔(《經(jīng)效產(chǎn)寶》)
,辣母藤(《履巉巖本草》)
,郁臭苗(《救荒本草》),豬麻(《綱目》)
,益母艾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
,扒骨風(《分類草藥性》),紅花艾(《嶺南采藥錄》)
,坤草(《青海藥材》),枯草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
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?嗖荨⑻镏ヂ榭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、小暑草(《江蘇植藥志》)
,益母蒿(《東北藥植志》),陀螺艾(《廣西
出處 : 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
來源 : 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。夏季生長茂盛而花未全開時,割取地上部分,曬干。在花盛開或果實成熟肘采收者,品質(zhì)較次。
生境分布 : 生于山野荒地、田埂、草地、溪邊等處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全國大部地區(qū)均產(chǎn)。
原形態(tài) :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。莖直立,方形,單一或分枝,高60厘米至1米許,被微毛。葉對生;葉形多種 ,一年根生葉有長柄
,葉片略呈圓形,直徑4~8厘米
,葉緣5~9淺裂
,每裂片具2~3鈍齒,基部心形
;莖中部的葉有短柄
,3全裂,裂片近披針形
,中央裂片常3裂
,兩側(cè)裂片常再1~2裂,最終裂片近線形
,先端漸尖
,邊緣疏生鋸齒或近全緣;最上部的葉不分裂
,線形
,近無柄,上面綠色
,下面淺綠色
,兩面均被短柔毛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;ǘ鄶?shù)
,生于葉腋,呈輪傘狀
;苞片針刺狀
;花萼鐘形,先端有5長尖齒,下方2片較上方3片為長
;花冠唇形
,淡紅色或紫紅色,長9~12毫米
,上下唇幾等長
,上唇長圓形,全緣
,下唇3裂
,中央裂片較大,倒心臟形
,花冠外被長絨毛
,尤以上唇為甚;雄蕊4
,2強
,著生于花冠內(nèi)面近裂口的下方;子房4裂
,花柱與花冠上唇幾等長
,柱頭2裂。小堅果褐色
,三棱狀
,長約2毫米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;ㄆ?~8月
。果期7~9月。本植物的花(益母草花)
、果實(茺蔚子)亦供藥用
,各詳專條。
性狀 : 干燥全草呈黃綠色,莖方而直
,上端多分枝,有縱溝
,密被茸毛,棱及節(jié)上更密
。質(zhì)輕而韌
,斷面中心有白色髓部。葉交互對生于節(jié)上
,邊緣有稀疏的鋸齒
,上面深綠色,背面色較淺,兩面均有細毛茸
;多皺縮破碎
;質(zhì)薄而脆。有的在葉腋部可見紫紅色皺縮小花
;或有少數(shù)小堅果
。有青草氣,味甘微苦
。以莖細
、質(zhì)嫩、色綠
、無雜質(zhì)者為佳
。
毒性 : 益母草毒性很低。以益母草浸膏飼喂孕兔,雖引起流產(chǎn),但對體溫、呼吸、心率皆無影響
,亦無其他中毒現(xiàn)象。益母草總堿給家兔每日皮下注射30毫克/公斤
,連續(xù)2周
,對進食、排便和體重均無影響
;小鼠靜脈注射之半數(shù)致死量為572.2±37.2毫克/公斤
。由于其毒性低,而作用強度不及麥角制劑
,故臨床應(yīng)用時可適當增加劑量
。茺蔚子如1次服用在30克以上,可在4~6小時內(nèi)發(fā)生中毒現(xiàn)象
,如全身無力
,下肢不能活動,周身酸痛
,胸悶
;重者有出汗,并呈虛脫狀態(tài)
。
化學成分 : 細葉益母草含益母草堿、水蘇堿、益母草定
、益母草寧等多種生物堿
、苯甲酸、多量氯化鉀、月桂酸
、亞麻酸
、油酸、甾醇
、維生素A
、蕓香甙等黃酮類。又含精氨酸
、4-胍基-1-丁醇
、4-胍基-丁酸、水蘇糖
。
藥理作用 : ①對子宮的作用早年即證明益母草制劑對兔、豚鼠、犬的離體子宮有直接興奮作用
,與腦垂體后葉素相似
,但作用較弱。爾后的藥理研究證實此說
。益母草的水浸膏或乙醇浸膏不但在離體子宮
,而且在在位子宮(靜脈注射)、子宮瘺(灌胃)的試驗中
,均證實有興奮作用
,子宮的振幅、收縮率
、緊張度
,無論已孕與未孕者均見增加,持續(xù)時間頗久
,益母草酊劑效力似不及煎劑
。煎煮8小時或室溫保存2周,效力尚無顯著減弱
。其有效成分在葉部
,而莖部無收縮子宮作用,根部效力亦差
,采集宜在5月間葉子茂盛之時進行
。益母草中也有某種成分(溶于乙醚)對子宮呈抑制作用,所提得的益母草堿能興奮離體子宮
,卻不能興奮在位子宮
。也有報告粗制的益母草堿對離體子宮及子宮瘺試驗中作用都不明顯。用Stas-Otto法提得的益母草生物堿
,對離體子宮有收縮作用。據(jù)報道北京提得的益母草堿甲2.5~5毫克/公斤予麻醉貓靜脈注射,對子宮有興奮作用
,能增加子宮張力
,并能降壓;對貓
、豚鼠離體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
。從種子中提得的茺蔚子堿甲則無顯著作用。四川提得的益母草總堿對豚鼠離體子宮有收縮作用
,其作用類型與麥角新堿相似
,益母草總生物堿3毫克與馬來酸麥角新堿0.04毫克的效價相當。但對在位子宮之作用如何
,亦未見報告
。總之
,益母草水溶性成分無論對離體
、在位及整體不麻醉動物的子宮皆有興奮作用,但其真正有效生物堿尚待確定
。②對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的作用益母草水浸劑
、茺蔚子水浸出液或醇-水浸出液、益母草堿
、益母草堿甲
、益母草總堿、花的煎劑對麻醉動物靜脈注射
,均有降壓作用
,但持續(xù)時間較短。益母草中也有某種引起血壓上升的成分(溶于乙醚
,對子宮呈抑制作用)
;而在實驗室中自制的益母草堿對麻醉貓的子宮及血壓無作用,卻能減少甚至翻轉(zhuǎn)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
。益母草乙醇制劑對在位兔心有輕度興奮作用
,對離體兔心,先見輕度抑制
,后見輕度興奮
,大量則呈抑制現(xiàn)象。對離體蛙心
,益母草堿是小量興奮
、大量抑制;水蘇堿可減慢蛙心收縮率
。用益母草堿灌注蟾蜍后肢時
,可見血管收縮
,灌注家兔之耳、腎及腸也見到血管收縮現(xiàn)象
,但作用稍弱
,于兔耳灌注有時可見流出量增加。其降壓作用不受切斷迷走神經(jīng)的影響
,卻能被事先注射阿托品而顯著削弱
,此外還有抗腎上腺素作用。③其他作用益母草堿據(jù)報道能興奮呼吸中樞
。其所含生物堿能抑制蛙的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
;花煎劑能提高大小腸的蠕動。益母草素對神經(jīng)肌肉標本有箭毒樣作用
,對麻醉兔靜脈注射可使尿量增加
,高濃度能引起溶血。益母草的水浸劑(1:4)在試管內(nèi)對皮膚真菌之生長有抑制作用
。
炮制 : 揀去雜質(zhì) ,洗凈,潤透
,切段
,曬干。
歸經(jīng) : 入心包 、肝經(jīng)
。①《本草匯言》:"手、足厥陰經(jīng)
。"②《藥品化義》:"入肝
、脾、包絡(luò)三經(jīng)
。"③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
、脾、腎三經(jīng)
。"
性味 : 辛苦 ,涼。①《本草拾遺》:"寒
。"②《本草蒙筌》:"味辛甘
,氣微溫,無毒
。"③《綱目》:"味辛微苦
,無毒。"④《本草正》:"味微苦
、微辛
。微寒
,性滑。"
注意 : 陰虛血少者忌服。①《經(jīng)效產(chǎn)寶》:"忌鐵器。"②《本草正》:"血熱、血滯及胎產(chǎn)難濕者宜之;著血氣素虛兼寒,及滑陷不固者,皆非所宜。"
功能主治 : 活血,祛瘀,調(diào)經(jīng),消水。治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胎漏難產(chǎn),胞衣不下,產(chǎn)后血暈,瘀血腹痛,崩中漏下,尿血,瀉血,癰腫瘡瘍。①《本經(jīng)》:"主癮疹癢。"②《唐本草》:"敷丁腫,服汁使丁腫毒內(nèi)消;又下子死腹中,主產(chǎn)后脹悶;諸雜毒腫,丹游等腫;取汁如豆滴耳中,主聤耳;中虺蛇毒 ,敷之
。"③《本草拾遺》:"搗苗,敷乳癰惡腫痛者
;又搗苗絞汁服
,主浮腫下水,兼惡毒腫
。"④《本草衍義》:"治產(chǎn)前產(chǎn)后諸疾
,行血養(yǎng)血
;難產(chǎn)作膏服。"⑤《本草蒙筌》:"去死胎
,安生胎
,行瘀血,生新血
。治小兒疳痢
。"⑥《綱目》:"活血,破血
,調(diào)經(jīng)
,解毒。治胎漏產(chǎn)難
,胎衣不下
,血暈,血風
,血痛
,崩中漏下,尿血
,瀉血
,痢,疳
,痔疾
,打撲內(nèi)損瘀血,大便
、小便不通
。"⑦《本草求原》:"清熱,涼血
,解毒
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6錢;熬膏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洗或搗敷。
復方 : ①治痛經(jīng):益母草五錢,元胡索二錢。水煎服
。⑦治閉經(jīng):益母草
、烏豆,紅糖
、老酒各一兩
,燉服
,連服一周。④治瘀血塊結(jié):益母草一兩
,水
,酒各半煎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閩東本草》)④治難產(chǎn):益母草搗汁七大合
,煎減半
,頓服,無新者
,以干者一大握
,水七合煎服。(《獨行方》)⑤治胎死腹中:益母草搗熟
,以暖水少許和,鉸取汁
,頓服之
。(《獨行方》)⑥治產(chǎn)后血運,心氣絕:益母草
,研
,絞汁,服一盞
。(《子母秘錄》)⑦治產(chǎn)后惡露不下:益母草
,搗,絞取汁
,每服一小盞
,入酒一合,暖過攪勻服之
。(《圣惠方》)⑧婦人分娩后服之
,助子宮之整復:益母草九錢,當歸三錢
。水煎
,去渣,一日三回分服
。(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)⑨治尿血:益母草汁(服)一升
。(《外臺秘要方》)⑩治腎炎水腫:益母草一兩。水煎服
。(《福建省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資料選編》)⑾治小兒疳痢
,痔疾:益母草葉煮粥食之,取汁飲之亦妙
。(《食醫(yī)心鏡》)⑿治折傷內(nèi)損有瘓血
,每天陰則疼痛
,兼療產(chǎn)婦產(chǎn)后諸疾:三月采益母草一重擔,以新水凈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