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Yīnɡ Sù Nèn Miáo
出處 : 《綱目》
來源 : 為罌粟科植物罌粟的嫩苗 原形態(tài) : 植物形態(tài)詳"罄粟"條。 化學(xué)成分 : 含那可汀 性味 : 《綱目》:"甘 功能主治 : 《綱目》:"作蔬食,除熱潤燥,開胃厚腸。"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Yīnɡ Sù Nèn Miáo 英文名 : seedling of Opium poppy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綱目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罌粟科植物罌粟Papaver somniferum L.的初生莖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apaver somniferum L.采收和儲藏:2-3月采摘,洗凈。 原形態(tài) : 罌粟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化學(xué)成分 : 罌粟根芽的愈傷組織中含有去甲血根堿(norsanguinarine),6-丙酮基-二氫血根堿(6-acetonyl-dihydro-san-guinarine),血根堿(sanguinarine),二氫血根堿(dihydrosan-guinarine),氧化血根堿(oxysanguinarine),原阿片堿(protopine),隱品堿(cryptopine),木蘭堿(magnoflorine)。 歸經(jīng) : 大腸經(jīng) 性味 : 甘 功能主治 : 除熱潤燥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-6g 各家論述 : 《綱目》:作蔬食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309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
上一篇:
竹林標(biāo)
下一篇:
竹林消
《中華本草》:罌粟嫩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