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Yánɡ Shǐ Mù
出處 : 《南寧市藥物志》
來源 : 為木犀科植物牛矢果的葉及樹皮 生境分布 : 分布廣東 原形態(tài) :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性味 : 苦 功能主治 : 散膿血 用法用量 : 外用:煎成濃液敷。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Yánɡ Shǐ Mù 出處 : 出自《南寧市藥物志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木犀科植物牛矢果的葉及樹皮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Omanthus matsumuranus Hayata[O.Maxinmus H.T.Chang]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坡灌叢 原形態(tài) : 常綠灌木或喬木 歸經(jīng) : 肺經(jīng) 性味 : 苦 功能主治 : 解毒排膿消癰 用法用量 : 外用:適量,煎濃液涂敷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3108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
上一篇:
竹節(jié)七
下一篇:
竹節(jié)三七
《中華本草》:羊屎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