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Zànɡ Hónɡ Huā
別名 : 撒法即(《醫(yī)林集要》)
出處 : 《綱目拾遺》
來源 : 為鳶尾科植物番紅花花柱的上部及柱頭。9~10月選晴天早晨采收花朵,摘下柱頭,烘干,即為干紅花。若再加工,使油潤光亮,則為濕紅花。以干紅花品質(zhì)較佳。置陰涼干燥處,密閉保存。
生境分布 : 分布南歐各國及伊朗等地。我國有少量栽培。
原形態(tài) : 番紅花(《品匯精要》),又名:洎夫蘭(《飲膳正要》),撒馥蘭(《品匯精要》)。多年生草本。地下鱗莖呈球狀,外被褐色膜質(zhì)鱗葉。葉9~15片,白鱗莖生出,無柄,葉片窄長線形,長15~20厘米,寬2~3厘米,葉緣反卷,具細毛,基部由4~5片廣闊鱗片包圍。花頂生,直徑2.5~3厘米 性狀 : ①濕紅花柱頭紅棕色,有油潤光澤,細長線形,長約3厘米,基部較窄,向頂端逐漸變寬 化學成分 : 花含藏紅花素約2%,系藏紅花酸與二分子龍膽二糖結(jié)合而成的酯,又含藏紅花酸二甲酯、藏紅花苦素約2%、揮發(fā)油0.4~1.3%(主要為藏紅花醛。藏紅花醛系藏紅花苦素水解生成的。藏紅花素和藏紅花苦素可能結(jié)合為原藏紅花素而存于生藥中。又含豐富的維生素B2。球莖含葡萄糖、氨基酸、皂甙。 藥理作用 : ①對子宮的作用煎劑對小鼠 炮制 : 揀去雜質(zhì) 歸經(jīng) : 入心、肝經(jīng) 性味 : 甘 注意 : 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: 活血化瘀,散郁開結(jié) 用法用量 : 煎湯,1~2錢 復方 : ①治各種痞結(jié):藏紅花每服一朵 各家論述 : 《本草正義》:"西藏紅花,降逆順氣,開結(jié)消瘀,仍與川紅花相近,而力量雄峻過之。今人僅以為活血行滯之用,殊未足盡其功用。按瀕湖《綱目》,已有番紅花,稱其主心氣憂郁,結(jié)悶不散,能活血治驚悸,則散結(jié)行血,功力亦同。又引《醫(yī)林集要》治傷寒發(fā)狂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349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
上一篇:
野梨枝葉
下一篇:
野棉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