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Yě Gān Cǎo
別名 : 香儀 出處 : 《福建民間草藥》 來源 : 為玄參科植物野甘草的全株。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于荒地及村邊。分布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臺灣等地。產(chǎn)廣西、廣東、福建等地。 原形態(tài) : 亞灌木,高25~80厘米,全株無毛。根粗壯。莖直立,有分枝,下部木質(zhì)化。葉小 性狀 : 干燥莖黃綠色,小枝有細(xì)條紋 化學(xué)成分 : 全草(地上部分)含生物堿1.6% 藥理作用 : 根的水或醇提取物給麻醉貓靜脈注射均可引起血壓下降及呼吸抑制 性味 : 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甘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①治腳氣浮腫:鮮野甘草一兩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Yě Gān Cǎo 別名 : 香儀、珠子草、假甘草、土甘草、假枸杞、四進茶、冰糖草、通花草、節(jié)節(jié)珠、米啐黃、豎枝珠仔草、萬粒珠、葉上珠 英文名 : Sweet Broomwort Herb 出處 : 出自《福建民間草藥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玄參科植物野甘草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coparia dulcis L.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鮮用或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荒地、路旁、偶見于山坡 原形態(tài) : 野甘草 直立草本或為亞灌木狀,高可達1m。根粗壯。莖多分枝,枝有棱角及狹翅,無毛。葉對生或輪生;近無柄;葉片鞭狀卵形至鞭狀披針形,長5-35mm,寬者達15mm,枝上部較小而多,頂端鈍,基部長漸狹,全緣或前半部有齒,兩面無毛。花單朵或成對生于葉腋;花梗細(xì),長5-10mm;無小苞片;萼分生,齒4,卵狀長圓形,長約2mm,先端鈍,具睫毛;花冠小 性狀 : 干 化學(xué)成分 : 全株含無羈萜(friedelin),β-粘霉烯醇(glutinol),α香樹脂醇(α-amyrin),白樺脂酸(betulinic acid),依弗酸(ifflaionic acid),野甘草種酸(dulcioic acid)[1],野甘草屬酸(scoparic acid)A、B、C,野甘草屬醇(scoparinol),野甘草種醇(dulic-nol),苯并惡唑啉酮(6-methoxybenzoxazolinene),5 藥理作用 : 根的水或醇提取物給麻醉貓靜脈注射均可引起血壓下降及呼吸抑制 性味 : 味甘 功能主治 : 疏風(fēng)止咳;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①治腳氣浮腫:鮮野甘草一兩 各家論述 : 1.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解熱利尿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356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
上一篇:
追骨風(fēng)
下一篇:
酢漿草
《中華本草》:野甘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