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Zhònɡ Chún Yú
別名 : 似鯪鲴魚(《魚類分類學》),唇鲴(《黑龍江流域魚類》) 出處 : 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 來源 : 為鯉科動物鯪鲴的肉 生境分布 : 分布長江流域的岷江、嘉陵江、漢江等水系及黑龍江流域的各水系中 原形態(tài) : 體稍側扁 性味 : 味甘,無毒 功能主治 : 治十年腰脊疼痛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Zhònɡ Chún Yú 別名 : 真口魚 英文名 : lip fish 出處 : 出自姚可成 《食物本草》:重唇魚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鯉科動物鯪(魚骨)的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Hemibarbus labeo(Pallas)采收和儲藏:四季均右捕撈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多棲息于水流湍急的河流中以水生昆蟲的幼蟲為食;也食軟體動物中的淡水殼菜等 原形態(tài) : 鯪(魚骨) 化學成分 : 全魚含蛋白質、肽類 歸經 : 腎經 性味 : 味甘;性平 功能主治 : 補氣利水;祛風濕;強筋骨。主水腫;小便不利;腰膝酸痛;行動艱難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煮食,100-200g。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358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《中華本草》:重唇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