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 : 雜蘑
來源 : 真菌類擔(dān)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 Schaeff. ex Fr.,以子實(shí)體入藥。
生境分布 : 生于山坡草原或曠野草叢中。分布于河北 性味 : 微咸,溫。 功能主治 : 追風(fēng),散寒,舒筋,活絡(luò)。 備注 : 為“舒筋丸”原料之一。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Yě Mó Gu 出處 : 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,《皇和覃譜》:本草李瀕湖云:蘑菰出山東、淮北諸處。埋桑堵諸木于土中,澆以米泔,待菰生采之,長二三寸,本小末大,白色柔軟,其中空虛;狀如未開玉簪花,或云肉覃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蘑菇科真菌野蘑菇的子實(shí)體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草地 原形態(tài) : 菌蓋半圓 形 性狀 : 性狀鑒別 菌蓋半球形 化學(xué)成分 : 含有砷 性味 : 咸 功能主治 : 祛風(fēng)散寒;舒筋活絡(luò)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 研末 各家論述 : 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味微咸,性溫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3660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《中華本草》:野蘑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