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ul id="4iwoc"><pre id="4iwoc"></pre></ul>
    <blockquote id="4iwoc"><tfoot id="4iwoc"></tfoot></blockquote>
    • 登錄
      首頁 >> 中醫(yī)基礎常識 >> 中藥材

      魚鱉金星

      中醫(yī)世家 2023-05-04 03:17:29

  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魚鱉金星

      拼音注音 : Yú Biē Jīn Xīnɡ

      別名 : 抱石蓮

      、魚鱉草
      、金絲魚鱉草
      、山豆丬草
      、石瓜子、金龜藤
      、螺厴草

      來源 : 水龍骨科骨牌蕨屬植物抱石蓮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 (Bak.)Ching

      ,以全草入藥。四季可采
      ,洗凈曬干或鮮用

      性味 : 甘、苦

      ,寒

     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,祛風化痰

      ,涼血祛瘀
      。用于小兒高熱,肺結核
      ,內
      、外傷出血,風濕關節(jié)痛
      ,跌打損傷
      ;外用治疔瘡腫毒。

      用法用量 : 0.5~1兩

      ;外用適量
      ,鮮葉搗爛敷患處。

     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  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魚鱉金星

      拼音注音 : Yú Biē Jīn Xīnɡ

      別名 : 瓜子金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

      ,瓜子菜
      、瓜米菜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金絲魚鱉
      、魚鱉草(《浙江中藥手冊》)
      ,石瓜米、石瓜子
      、金星草(《四川中藥志》)
      ,肉石斛、巖瓜子草
      、擦不爛
      、瓜子蓮(《湖南藥物志》)
      ,抱石蓮
      、山豆丬草、風不動
      、鏡面草(《福建中草藥》)

      出處 : 《綱目拾遺》

      來源 : 為水龍骨科植物抱石蓮的全草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于山谷、溪邊等陰濕的石壁上或樹上

      。分布長江流域及華南各地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。根狀莖細弱

      ,長而橫走
      ,疏被鱗片;鱗片淡棕色而薄
      ,粗篩孔狀
      ,基部寬而有不整齊的分枝,上部鉆形
      。葉有二型:營養(yǎng)葉倒卵圓形至矩圓狀卵圓形
      ,長1~2厘米,葉下疏被鱗片
      ;孢子葉細長如舌形或匙形
      ,長3~6厘米,寬不及1厘米
      ,但常與營養(yǎng)葉同形
      ;葉肉質,葉脈不明顯
      。孢子囊群圓形
      ,遠離,上部常接合
      ,沿中脈兩旁成一行分布

      性味 : 苦,涼

      。①王安卿《采藥志》:"性涼
      。"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平,味苦微甜
      ,無毒
      。"③《浙江民間草藥》:"性寒,味淡
      。"

     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

      ,利濕消瘀。治痄腮
      ,咽喉腫痛
      ,膽囊炎,痞塊
      ,臌脹
      ,虛癆咳血
      ,瘰疬,淋濁尿血
      ,疔癰瘡腫
      ,跌打損傷。①王安卿《采藥志》:"治痰火毒行上部
      。"②汪連仕《采藥書》:"消痞塊痰核
      ,痄腮。"③《綱目拾遺》:"治臌脹
      ,瘰疬
      ,火毒癥。"④《植物名實圖考》:"治風損
      ,煎酒沖白糖服
      。"⑤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"解熱,消炎
      ,驅風
      。蒸甜酒治產后寒。外用治跌打損傷
      ,消傷腫
      。"⑥《浙江中藥手冊):"治咽喉腫痛。"⑦《江西民間草藥》:"治乳癰末潰
      ,咳嗽吐血
      ,疔瘡癰腫。"⑧《四川中藥志》:"補益精氣
      ,利水
      ,除濕。治虛癆咳嗽
      ,五淋白濁
      。"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,3~5錢

      復方 : ①治咳嗽吐血

      ,瘰疬:魚鱉金星三錢。水煎服
      。(《江西中醫(yī)藥》(4):48
      ,1957)②治燥熱便血、尿血:鮮抱石蓮二至三兩
      。水煎服
      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③治疔瘡、癰腫:抱石蓮三
      、四錢
      。水煎服
      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④治乳巖:魚鱉金星三錢
      。用酒煎服
      。(《江西中醫(yī)藥》(4):48,1957)⑤治膽囊炎:鮮抱石蓮二兩
      ,豆腐四兩
      。水燉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⑥治臌脹:魚鱉草
      、仙鶴草各五錢
      ,神仙對坐草、野芥菜各二錢
      。煎服
      。(《浙扛民間草藥》)

     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
      《中華本草》:魚鱉金星

      拼音注音 : Yú Biē Jīn Xīnɡ

      別名 : 瓜子金、肉石斛

      、巖瓜子草
      、擦不爛、瓜子蓮
      、石瓜米
      、石瓜子、金星草
      、山豆丬草
      、風不動、鏡面草
      、金絲魚鱉
      、魚鱉草、瓜子菜
      、瓜米菜
      、瓜米還陽、瓜子草
      、小肺筋
      、瓜米石豇豆、石錢草
      、龍肝子
      、石豆

      英文名 : Lepidogrammitis Herb, Drymoglossum-like Lepidogrammitis

     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

     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水龍骨科植物抱石蓮的全草

      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 (Bak.)Ching[Polypidium drymoglossoides Bak.]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
      ,清除泥沙,洗凈
      ,曬干
      ,亦可鮮用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附生于海拔200-1700m的山坡陰濕林中樹干或石上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東

      、中南
      、西南及陜西等地。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根莖纖細

      ,長而橫生
      ,淡綠色,疏生頂部長鉆形
      、下部近圓形并成星芒狀的鱗片
      。葉遠生,二型
      ;營養(yǎng)葉短小
      ,肉質,長圓形
      、近圓形或倒卵形
      ,長1.5-3cm,寬1-1.5cm
      ;孢子葉較長
      ,倒披針形或舌形,有時也和營養(yǎng)葉同形
      ,有短柄
      。孢子囊群圓形,背生于中脈兩側
      ,通常分離
      ,幼時有盾狀隔絲覆蓋。

      化學成分 : 全草含黃酮

      、生物堿
      、甾醇、氨基酸
      、糖等

      藥理作用 :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綠膿桿菌

      、大腸桿菌
      、白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。小鼠試驗對眼鏡蛇毒有一定抵抗作用

      歸經 :

      ;胃;膀胱經

      性味 : 苦;平

     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

      ;利水通淋
      ;消瘀;止血
      。主小兒高熱
      ;痄腮;風火牙痛
      ;痞塊
      ;臌脹
      ;淋濁
      ;咯血;吐血
      ;衄血
      ;便血;尿血
      ;崩漏
      ;外傷出血;疔瘡癰腫
      ;瘰疬
      ;跌打損傷;高血壓
      ;鼻炎
      ;氣管炎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,15-30g

      。外用:適量
      ,搗敷。

      各家論述 : 1. 王安卿《采藥志》:治痰火毒行上部

      。2. 汪連仕《采藥書》:消痞塊痰核
      ,痄腮。3.《綱目拾遺》:治臌脹
      ,瘰疬
      ,火毒癥。4.《植物名實圖考》:治風損
      ,煎酒沖白糖服
      。5.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解熱,消炎
      ,驅風
      。蒸甜酒治產后寒。外用治跌打損傷,消傷腫
      。6.《浙江中藥手冊》
      ;治咽喉腫痛。7.《江西民間草藥》:治乳癰未潰
      ,咳嗽吐血
      ,疔瘡癰腫。8.《四川中藥志》:補益精氣
      ,利水
      ,除濕,治虛癆咳嗽
      ,五淋白濁

     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
     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3771.html.

      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

      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
      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
      ,請聯系管理員
      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
      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
      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
      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
      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      上一篇:

      下一篇:

      相關文章
      猴頭菌
  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猴頭菌別名 : 猴頭、刺猬菌
      石長生
      拼音注音 :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: 丹草
      、長生草、丹沙草
      、生肌草
      、石中珠、巖浮萍
      、豬毛七
      、水豬毛七、豬鬃草
      、豬毛腳筋草出處 : 石長生
      ,始載于《本經》,一名丹草,列入下品
      桑白皮
      《中國藥典》:桑白皮拼音注音 : Sānɡ Bái Pí別名 : 桑根皮英文名 : CORTEX MORI來源 : 本品為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浦参锷orus alba L.的干燥根皮
      兩面青
  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兩面青拼音注音 :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: 甲滿來源 : 紫金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?苾擅媲郙aesa indica (Roxb.)A. DC.
      ,以全株入藥
      。生境分布 : 云南
      大青木
      拼音注音 : Dà Qīng Mù別名 : 路邊青、臭葉樹
      、羊咪青
      、青心草、臭大青
      、鴨公青
      、淡婆婆、大葉青
      竹葉心
      來源 :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(Rendle)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
      。性味 : 甘、苦
      ,涼
      山玉桂
      拼音注音 : Shān Yù Guì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樟科植物野黃桂的樹皮或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.Mazz.[C.pauciflorum H.T.Chang]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
      羊外腎
  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羊外腎拼音注音 :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: 羊石子(《本事方》),羊腎(《四川中藥志》)
      。出處 : 《綱目》來源 : 為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苿游锷窖蚧蚓d羊的睪丸。宰羊時
      甲魚頭
      拼音注音 : Jiǎ Yú Tóu別名 : 腳魚頭
      、團龜頭、鰲頭來源 :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(Wiegman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