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Niú ěr Fēnɡ Gēn
出處 : 《南寧市藥物志》
來源 : 交讓木科植物牛耳楓的根,隨時(shí)可采 性味 : ①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微苦,平,無(wú)毒。"②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"苦澀,涼。" 注意 : 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孕婦忌服。" 功能主治 : 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治癆咳及熱瀉。外洗風(fēng)濕骨痛,跌打后遺筋縮。"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外用:煎水洗。 復(fù)方 : 治感冒發(fā)熱,扁桃體炎,脾臟腫大:牛耳楓鮮根五錢至一兩,或干根三至五錢。水煎服。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Niú ěr Fēnɡ Gēn 英文名 : Root of Calyx-shaped Daphniphyllum 出處 : 出自《南寧市藥物志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虎皮楠科植物牛耳楓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.的根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灌叢中或小溪兩岸的疏林中 原形態(tài) : 牛耳楓 常綠灌木,高1-5m。單葉互生,葉柄長(zhǎng)3-15cm;葉片寬橢圓形至倒卵形,長(zhǎng)10-15cm,寬3.5-9cm,先端鈍或近圓形,有時(shí)急尖,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,全緣,邊緣背卷,上面綠色,背帶粉綠,有白色細(xì)小乳頭狀突起;側(cè)脈明顯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 歸經(jīng) : 肺 性味 : 味辛 注意 : 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;活血化瘀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(鮮品加倍)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。 各家論述 : 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治癆咳及熱瀉。外洗風(fēng)濕骨痛,跌打后遺筋縮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455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牛耳楓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