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ul id="s6iya"><pre id="s6iya"></pre></ul>
    • <kbd id="s6iya"><pre id="s6iya"></pre></kbd>
    • 登錄
      首頁 >> 中醫(yī)基礎(chǔ)常識(shí) >> 中藥材

      筋骨散

      中醫(yī)世家 2023-05-04 10:31:40
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筋骨散

      來源 : 馬鞭草科腐卑屬植物蕁麻葉腐卑Premna urticifolia Rehd.,以根入藥

      。夏秋采根
      ,洗凈切片曬干

      性味 :

      、微辛
      ,微溫

      功能主治 : 祛風(fēng)濕

      ,強(qiáng)筋骨
      ,止痛
      。用于脈管炎
      ,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筋骨疼痛
      ,腰痛
      ,胃痛,吐血

      用法用量 : 0.5~1兩

      ,水煎服。除吐血外
      ,尚可泡酒服

      摘錄 :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

      《中華本草》:筋骨散

      拼音注音 : Jīn Gǔ Sàn

      別名 : 接骨散

     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馬鞭草科植物麻葉豆腐柴和蒙自豆腐柴的根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1.Premna urticifolia Rehd. 2.Premna henryana(Hand.-Mazz.)C.Y.Wu[P.steppicola Hand.-Mazz.var.henryana Hand.-Mazz.]采收和儲(chǔ)藏:秋后采挖

      ,切片曬干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 1.生于海拔1600m左右的山坡叢林中。 2.生于海拔1300-1500m的地區(qū)

      。資源分布: 1.分布于云南南部
      。 2. 分面于云南。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1.麻葉豆腐柴

      ,灌木
      ,植株高1-3m。枝圓柱狀
      ,淡黃褐色
      ,幼時(shí)疏生柔毛,老時(shí)無毛
      。單葉對(duì)生
      ;葉柄粗壯,長(zhǎng)1-4cm
      ,有卷曲柔毛
      ;葉片薄紙質(zhì)或近膜質(zhì),卵形
      ,長(zhǎng)3-9cm
      ,寬2-6cm,先端漸尖
      ,葉緣有齒狀齒
      ,基部心形或近圓形,兩面疏生短柔毛及橘黃色腺點(diǎn)
      ,脫落后呈凹陷小窩
      。聚傘花序緊縮呈頭狀,頂生
      ,長(zhǎng)1.5-2.5cm
      ,寬2-3.5cm
      ;花序梗長(zhǎng)1-2.5cm;苞片線形
      ,密生短柔毛
      ;花柄密生柔毛和腺點(diǎn);花萼杯狀
      ,長(zhǎng)約2mm
      ,兩面有柔毛和腺點(diǎn),5裂
      ,略呈二唇形
      ,裂片長(zhǎng)0.5-0.8mm,花冠淡紅色
      ,長(zhǎng)約6mm
      ,4裂,二唇形
      ,外面疏生柔毛和腺點(diǎn)
      ,花冠管長(zhǎng)約3mm,喉部密生1圈長(zhǎng)柔毛
      ,子房先端密生黃色或紫紅色腺點(diǎn)
      。核果黑色,卵形
      ,長(zhǎng)3-5mm
      ,寬2-4mm,有宿萼
      。花
      、果期7-9月
      。2.蒙自豆腐柴,本種與麻葉豆腐柴的區(qū)別是:葉片與花萼被深紅色腺點(diǎn)
      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;ü邳S紫色,喉部被白色長(zhǎng)柔毛

      性味 : 味苦

      ;微辛;微溫

      功能主治 : 祛風(fēng)除濕

      ;活血通脈
      ;止痛;止血
      。主風(fēng)寒濕痹
      ;筋骨酸痛
      ;胃痛吐血;脈管炎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

      ,15-30g
      ;或浸酒。

     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
     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5252.html.

      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

      ,注重分享
      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,未能及時(shí)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
      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
      ,請(qǐng)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(huì)立即處理
      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
      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(cuò)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(qǐng)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
      ,情況屬實(shí)
      ,我們會(huì)第一時(shí)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(shí)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      上一篇:

      下一篇:

      相關(guān)文章
      猴頭菌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猴頭菌別名 : 猴頭
      、刺猬菌
      石長(zhǎng)生
      拼音注音 :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: 丹草、長(zhǎng)生草
      、丹沙草
      、生肌草、石中珠
      、巖浮萍
      、豬毛七、水豬毛七
      、豬鬃草
      、豬毛腳筋草出處 : 石長(zhǎng)生,始載于《本經(jīng)》
      ,一名丹草
      ,列入下品。1.《別錄》云:“石長(zhǎng)生
      ,生咸陽山谷
      。”2.《本草
      竹葉心
      來源 :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(Rendle)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
      。性味 : 甘、苦
      ,涼
      山玉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