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Jié Xuè Hāo
別名 : 普爾那(藏名)
出處 : 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
來源 : 為菊科植物毛蓮蒿的全草。7~9月割取莖葉。切段,陰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于田邊、路旁、山坡。分布東北、華北、西南及新疆、西藏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,高50~80厘米。莖直立,基部分枝 性味 : 苦,寒。 功能主治 : 清虛熱,健胃,驅(qū)風(fēng)止癢。治瘟疫內(nèi)熱,四肢酸痛,骨蒸發(fā)燒。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Jié Xuè Hāo 別名 : 老羊蒿、結(jié)白蒿、山蒿、白蒿 英文名 : Herb of Hairy Wormwood 出處 : 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毛蓮蒿的莖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rtemisia vestita Wall.ex Bess.[A. sacrorum Ledeb. Var. uestita (Wall. Ex Bess.)Kitam。]采收和儲藏:7-9月割取地上部分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4000m以下的山坡 原形態(tài) : 毛蓮蒿 半灌木草本或為小灌木狀,高50-120cm 性味 : 味苦 功能主治 : 清熱;解毒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526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《中華本草》:結(jié)血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