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Jiǔ Zāo
別名 : 甜糟(《本草拾遺》),糟(《日華子本草》),紅糟(《養(yǎng)生必用方》),酒醅糟、粕(《綱目》)。
出處 : 《本草拾遺》
來源 : 為米、麥、高梁等釀酒后剩余的殘渣。
化學成分 : 酒糟因制酒原料及方法之不同,所含成分亦異,其僅分離酒液的酒糟中尚含相當量的乙醇,若經蒸吊燒酒后,則乙醇的含量極少。
性味 : 甘辛,溫。①《綱目》:"甘辛,無毒。"②《本草求原》:"辛,熱。"
功能主治 : 溫中,消食,散瘀,止痛。治傷折瘀滯疼痛 用法用量 : 內服:燉溫。外用:罨敷。 復方 : ①治傷折,惡血不散疼痛:酒糟二斤,糯米半斤。上二味相和,酒煮稀稠得所,取出乘溫涂患處,外封裹之,日再易。(《圣濟總錄》糟米涂方)②治鶴膝風:酒醅糟四兩,肥皂一個(去子),芒硝一兩,五味子一兩,砂糖一兩,姜汁半甌。研勻,日日涂之。加入燒酒尤妙。(《綱目》)③治手足皴裂,春夏不愈者:生姜汁、紅糟、白鹽、豬膏(臘月者佳)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Jiǔ Zāo 別名 : 甜糟 英文名 : distiller's grains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《綱目》:糯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高梁 化學成分 : 酒糟因制酒原料及方法之不同,所含成分亦異,其僅分離酒液的酒糟中尚含相當量的乙醇(ethanol),若經蒸吊燒酒后,則乙醇的含量極少。 歸經 : 胃;肝;腎經 性味 : 甘 功能主治 : 活血止痛 用法用量 : 內服:燉溫或煎湯 復方 : ①治傷折,惡血不散疼痛:酒糟二斤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535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《中華本草》:酒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