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Jīn Xiàn Cǎo Gēn
別名 : 海根(《本草拾遺》),鐵棱角三七、鐵箍散(《浙江天日山藥植志》) 出處 : 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 來源 : 為蓼科植物金線草或短毛金線草的根 性味 : 苦澀 功能主治 : 散瘀,消腫,止痛。治跌打骨折,癆傷吐血,痢疾,腹痛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;痛經(jīng)。①《本草拾遺》:"主霍亂中惡,心腹痛,喉痹,蠱毒,癰疽惡腫,赤白游胗,蛇咬犬毒。酒及水磨服,敷之亦佳。"②《花鏡》:"治湯火瘡。"③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散瘀行氣,消腫止痛。治跌打損傷,癆傷吐血。"④江西《草藥手冊》:"散瘀止血,解毒利氣。"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①治跌打筋骨傷:蓼子七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Jīn Xiàn Cǎo Gēn 別名 : 海根 出處 : 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!侗静菔斑z》:海根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寥科植物金線草和短毛金線草的根莖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地林緣 原形態(tài) : 1.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 50-100cm 化學(xué)成分 : 短毛金線草根莖含有沒食子酸(gallic acid) 藥理作用 : 短毛金線草(Antenoron neofiliforme)的根在試管內(nèi)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性味 : 苦 功能主治 : 涼血止血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亦可泡酒或燉肉服。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磨汁涂。 各家論述 : 1.《本草拾遺》:主霍亂中惡,心腹痛,喉痹,蠱毒,癰疽惡腫,赤白游胗,蛇咬犬毒。酒及水磨服,敷之亦佳。2.《花鏡》:治湯火瘡。3.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散瘀行氣,消腫止痛。治跌打損傷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5443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
上一篇:
金線草
下一篇:
金線風(fēng)
《中華本草》:金線草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