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ul id="s6iya"><pre id="s6iya"></pre></ul>
    • <kbd id="s6iya"><pre id="s6iya"></pre></kbd>
    • 登錄
      首頁 >> 中醫(yī)基礎(chǔ)常識(shí) >> 中藥材

      雞肉參

      中醫(yī)世家 2023-05-04 11:00:56
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雞肉參

      拼音注音 : Jī Ròu Shēn

      別名 : 角蒿

      來源 : 紫葳科角蒿屬植物雞肉參Incarvillea delavayi Bur. et Franch.

      ,以根入藥
      。秋季采挖,洗凈
      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  性味 :

      、淡
      ,溫。

      功能主治 : 滋補(bǔ)強(qiáng)壯

      ,補(bǔ)養(yǎng)氣血。用于產(chǎn)后少乳
      ,病后體虛
      ,貧血頭暈。

      用法用量 : 鮮品1~2兩

      ,燉肉吃

      摘錄 :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

  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雞肉參

      拼音注音 : Jī Ròu Shēn

      別名 : 角蒿

      出處 : 《云南中草藥選》

      來源 : 為紫葳科植物雞肉參的根

      。秋季采挖
      ;鮮用或曬干。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于草地

      、灌木叢中或疏林中。分布云南
      、廣東
      、貴州等地。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

      ,高25~30厘米。主根粗大
      ,肉質(zhì)
      ,圓柱形,黃色
      。基生葉橢圓形
      ,長(zhǎng)8~9厘米,寬6~7厘米
      ,先端鈍圓,基部心形
      ,上面深綠色
      ,下面白綠色,有長(zhǎng)柄
      。花軸自葉叢中抽出
      ,總狀花序有花5~6朵
      ;花大
      ,粉紅色
      ,花萼鐘形
      ,5裂;花冠直徑6~7厘米
      ,裂片5,花冠管長(zhǎng)6厘米
      。蒴果
      ,內(nèi)有種子多數(shù)

      性味 : 甘淡

      ,溫。

      功能主治 : 滋補(bǔ)強(qiáng)壯

      。治產(chǎn)后少乳,久病虛弱
      ,頭暈
      ,貧血。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

      ,1~2兩。

     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
      《中華本草》:雞肉參

      拼音注音 : Jī Ròu Shēn

      英文名 : Root of Delavay Incarvillea

      出處 : 出自《云南中草藥選》

     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紫葳科植物雞肉參及江波羅花的根

      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1.Incaruillea mairei (Levl.)Grierson [Tecoma mairei Levl.]2.Incaruillea delauayi Bur. Et Franch.采收和儲(chǔ)藏:秋后采挖
      ,洗凈
      ,鮮用或切片曬干。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生于高山石礫堆

      、山坡路旁向陽處。2.生于高山草坡
      。資源分布:1.分布于四川
      、云南西藏。2.分布于四川
      、云南、基本西藏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1.雞肉參 多年生草本

      ,高30-40cm。根粗壯
      、肥厚
      。無莖。葉基生
      ,為一回羽狀復(fù)葉,側(cè)生小葉2-3對(duì)
      ,卵形
      ,頂生小葉較側(cè)生小葉大2-3倍,闊卵圓形
      ,先端鈍,基部微心形
      ,長(zhǎng)達(dá)11cm
      ,寬達(dá)9cm,邊緣具鈍齒
      ,側(cè)生小葉近無柄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      ?偁罨ㄐ蛴?-4朵花
      ,著生花序近頂端
      ;花葶長(zhǎng)達(dá)22cm
      ;花梗長(zhǎng)1-3cm;小苞片2
      ,線形,長(zhǎng)約1cm
      ;花萼鐘狀
      ,長(zhǎng)約2.5cm,萼齒三角形
      ,先端漸尖
      ;花冠紫紅色或粉紅色
      ,長(zhǎng)7-10cm,直徑5-7cm
      ,花冠筒長(zhǎng)5-6cm,下部帶黃色,花冠裂片圓形
      ;雄蕊4
      ,二強(qiáng);子房2室
      ,花柱長(zhǎng)5.5-6.5cm,柱頭扇形
      ,薄膜質(zhì)
      ,2片裂
      。蒴果圓錐形
      ,長(zhǎng)6-8cm,具不明顯的棱紋
      。種子多數(shù)
      ,闊倒卵形
      ,長(zhǎng)約4mm
      ,寬約6mm,膜質(zhì)
      ,淡褐色,邊緣具薄膜質(zhì)的翅
      ,腹面具微小的鱗片
      。花期5-7月
      ,果期9-11月。2.紅波羅花 本種與雞肉參的區(qū)別為:側(cè)生小葉4-11對(duì)
      ,頂生小葉與側(cè)生小葉同形
      ,近等大;花較小
      ,紅色,長(zhǎng)約6.5cm
      ,直徑約3.5cm
      ,萼齒長(zhǎng)約6mm
      ,先端具尾狀尖
      ,萼齒寬6mm以上。

      性狀 : 性狀鑒別 根莖長(zhǎng)短不一,圓柱狀

      ,略彎曲,長(zhǎng)10-25(-30)cm
      ,直徑2-3cm
      ,頂端有莖和葉基殖民地痕。主根粗狀
      ,多扭曲,表面有不規(guī)則的縱紋
      ,黑褐色
      ,有多數(shù)須根痕突起的小圓點(diǎn),根痕斷面類白色至淡黃色
      ,常郵未刮去的栓皮層殘留部分。氣淡
      ,味微苦
      ,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:木栓組織為5-6列。韌皮產(chǎn)寬廣
      ,分泌組織明顯。形成層成球
      。木質(zhì)部寬
      ,導(dǎo)管單個(gè)或數(shù)個(gè)成群,壁木化
      ,呈斷續(xù)放射狀排列。粉末特征:根和種皮粉末棕褐色
      。①導(dǎo)管為螺紋
      、梯紋和網(wǎng)紋
      ,以梯紋導(dǎo)管為主
      ,直徑15-77μm。②梯紋管肥隨處可見
      ,多成束,長(zhǎng)214-464μm
      。③梯紋管胞隨處可見,多成束,長(zhǎng)214-464μm
      ,側(cè)壁多彎曲
      ,頂端鈍尖

      歸經(jīng) :

      ;脾;腎經(jīng)

      性味 : 味甘

      ;淡
      ;性溫

      功能主治 : 補(bǔ)氣益血。主病后氣人血不足

      ;頭暈神疲
      ;產(chǎn)后乳少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0-15g

      ;鮮品30-60g

     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
     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5605.html.

      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

      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
      ,未能及時(shí)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
      ,請(qǐng)聯(lián)系管理員
      ,我們會(huì)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
      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(cuò)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(qǐng)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
      ,情況屬實(shí)
      ,我們會(huì)第一時(shí)間予以刪除
      ,并同時(shí)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      上一篇:

      下一篇:

      相關(guān)文章
      猴頭菌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猴頭菌別名 : 猴頭
      石長(zhǎng)生
      拼音注音 :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: 丹草、長(zhǎng)生草
      、丹沙草
      、生肌草
      、石中珠
      、巖浮萍
      、豬毛七、水豬毛七
      、豬鬃草
      、豬毛腳筋草出處 : 石長(zhǎng)生
      ,始載于《本經(jīng)》
      ,一名丹草,列入下品
      。1.《別錄》云:“石長(zhǎng)生
      桑白皮
      《中國(guó)藥典》:桑白皮拼音注音 : Sānɡ Bái Pí?jiǎng)e名 : 桑根皮英文名 : CORTEX MORI來源 : 本品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.的干燥根皮
      。秋末葉落時(shí)至次春發(fā)芽前采挖根部
      ,刮去黃棕色粗皮
      兩面青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兩面青拼音注音 :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: 甲滿來源 : 紫金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?苾擅媲郙aesa indica (Roxb.)A. DC.,以全株入藥
      大青木
      拼音注音 : Dà Qīng Mù別名 : 路邊青
      、臭葉樹、羊咪青
      、青心草
      、臭大青
      、鴨公青、淡婆婆
      竹葉心
      來源 :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(Rendle)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。性味 : 甘
      、苦
      ,涼。功能主治 : 清頭熱
      ,治頭昏
      山玉桂
      羊外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