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Jī Xuè Lǐ
出處 : 《分類草藥性》
來源 : 為薔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葉 生境分布 : 生長于路旁、房屋周圍及低山地區(qū)。全國各地均有栽培。 原形態(tài) : 杏李。又名:紅李、秋根子。落葉喬木。樹形尖塔狀,枝直上,幼時光滑。單葉互生;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,長7~10厘米,先端漸尖 性味 : 苦 功能主治 : 行氣活血。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 復方 : ①治經閉:雞血李根五錢 備注 : 本植物的種子,在四川稱"大李仁",作李仁使用。詳"李核仁"條。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Jī Xuè Lǐ 別名 : 杏李、紅李、秋根李、玉皇李 英文名 : root or leaf of Apricot plum 出處 : 出自《分類草藥性》。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薔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runus simonii Carr[Persica simonii Decaisne]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挖根,夏季采葉,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多為人工栽培的果樹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我國華北地區(qū)。 原形態(tài) : 杏李 喬木高5-8m 性狀 : 葉大多皺縮卷曲,有的破碎,完整葉片呈長橢圓狀披針形,長7-10cm,寬2-3cm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或寬楔形,邊緣有鈍齒。上面灰綠色,主脈、側脈明顯下陷,下面暗綠色,中脈 歸經 : 心 性味 : 苦;寒 功能主治 : 清熱除煩,利水通淋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,9-60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 各家論述 : 1.《分類草藥性》:散血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5630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《中華本草》:雞血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