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Lì Shù Gēn
出處 : 汪穎《食物本草》
來源 : 為殼斗科植物栗的樹根。
性味 : 《四川中藥志》:"味甘淡,性平,無毒。"
功能主治 : ①汪穎《食物本草》:"治偏腎(疝)氣,酒煎服之。"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治血痹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2~3錢;或浸酒。
復(fù)方 : 治紅腫牙痛:板栗根、棕樹根。煎水煮蛋吃。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Lì Shù Gēn
出處 : 出自汪穎《食物本草》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殼斗科植物板栗的樹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stanea mollissima Bl.采收和儲藏:全年可采挖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常栽培于海拔100-2500m的低山丘陵 原形態(tài) : 落葉喬木,高15-20m。樹皮暗灰色,不規(guī)則深裂,枝條灰褐色,有縱溝,皮上有許多黃灰色的圓形皮孔。冬芽短,闊卵形,被茸毛。單葉互生,葉丙長0.5-2cm,被細(xì)絨毛或近無毛;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,長8-18cm,寬5.5-7cm,先端漸尖或短尖,基部圓形或?qū)捫ㄐ危瑑蓚?cè)不相等 化學(xué)成分 : 含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 性味 : 微苦;性平 功能主治 : 行氣止痛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治紅腫牙痛:板栗根 各家論述 : 1. 汪穎《食物本草》:治偏腎(疝)氣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5921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