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涼,L,中藥,梨枝" />
拼音注音 : Lí Zhī
出處 : 《綱目》
來(lái)源 : 為薔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樹(shù)枝。
功能主治 : 《圣惠方》:"治霍亂吐利,煮汁飲。"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Lí Zhī
英文名 : twig of Bretschneider pear, twig of Sand pear, twig of Ussurian pear
出處 : 出自《本草綱目》
來(lái)源 : 藥材基源:為薔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樹(shù)枝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1.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.2.Pyrus pyrifolia (Burm.f.) Nakai[Ficus pyrifolia Burm.f.]3.Pyrus ussuriensis Maxim.采收和儲(chǔ)藏:全年均可采,剪取枝條,切成小段,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白梨:生于海拔100-2000m的干旱寒冷地區(qū)山坡陽(yáng)處。2.沙梨:生于海拔100-1400m的溫暖而多雨的地區(qū)。3.秋子梨:生于海拔100-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區(qū)。資源分布:1.白梨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山東、河南等地。2.沙梨分布于江蘇 原形態(tài) : 1.白梨 喬木,高達(dá)5-8m。樹(shù)冠開(kāi)展;小枝粗壯,幼時(shí)有柔毛;二年生的枝紫褐色,具稀疏皮孔。葉柄長(zhǎng)2.5-7cm;托葉膜質(zhì),邊緣具腺齒;葉片卵形或橢圓形,長(zhǎng)5-11cm 性狀 : 樹(shù)枝呈長(zhǎng)圓柱形 歸經(jīng) : 大腸;肺經(jīng) 性味 : 辛 功能主治 : 行氣和中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各家論述 : 《圣惠方》:治霍亂吐利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593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