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Lún Yè Jí Dòu
別名 : 打夏
來源 : 豆科棘豆屬植物輪葉棘豆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le的全草。7~9月采集全草,洗凈切段,曬干。
性味 : 苦,寒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 : 止血消炎,止瀉鎮(zhèn)痛。用于創(chuàng)傷出血,瘡癤腫痛,腸炎腹瀉;外用可消腫止痛,止血。
用法用量 : 1~3錢。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拼音注音 : Lún Yè Jí Dòu
別名 : 莪大夏(藏名)
出處 : 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
來源 : 為豆科植物輪葉棘豆的全草。7~9月采收。
生境分布 : 生于高山干燥的山坡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。根粗壯,根皮暗褐色。莖極短,外面被宿存的托葉與葉柄所包被。羽狀復(fù)葉密集,長5~20厘米 性味 : 性涼,味苦。 功能主治 : 止血消炎,止瀉鎮(zhèn)痛。治創(chuàng)傷出血,瘡癤發(fā)炎,腸炎腹瀉。外用可消腫止痛。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外用:搗敷。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Lún Yè Jí Dòu 別名 : 打夏。 英文名 : all-grass of Whorlleaf Crazyweed 出處 : 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。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豆科植物輪葉棘豆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le采收和儲藏:7-9月采集全草,洗凈,切段,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4500-5200m的山坡碎石地、山頂、山坡草地、河灘、湖盆地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 原形態(tài) : 輪葉棘豆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0-15cm。莖極短縮,長約2-3cm,基部被宿存的托葉和葉柄所包 化學(xué)成分 : 全草含鈣 歸經(jīng) : 心 性味 : 涼;苦 功能主治 : 止瀉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-9g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626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輪葉棘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