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Lù Dōu Lè Xīn
出處 : 《本草求原》
來源 : 為露兜樹科植物露兜樹的葉芽 性味 : 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味甜,性寒 功能主治 : 清熱,涼血,解毒。治麻疹,發(fā)斑,丹毒,暑熱癥,牙齦出血,惡瘡,爛腳。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消風(fēng),散熱毒瘡,止血生肌,同白豆捶爛敷患處。"②《本草求原》:"涼血,止血,生肌,散熱毒。治麻疹、斑、丹、惡瘡。"③《陸川本草》:"治心肺熱,心躁,小便黃赤。"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6錢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。 復(fù)方 : ①治遠(yuǎn)年爛腳有蟲:路兜竻心,和黃豆搗爛敷之。蟲山即愈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②治潰瘡有腐骨:路兜竻薳搗爛敷患處,能拔出之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③清心退熱,止煩躁:路兜芳心一兩,赤小豆一兩,燈心草三扎,竹卷心十五條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Lù Dōu Lè Xīn 英文名 : leaf bud of Thatch screwpine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求原》。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露兜樹科植物露兜樹的嫩葉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喜生于村旁、路邊、山谷、溪邊及濱海地區(qū)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 原形態(tài) : 露兜樹,常綠分枝灌木或小喬木,常具氣生根。葉簇生于枝頂,革質(zhì),帶狀,長約1.5m,寬3-5cm,頂端漸狹成一長尾尖,邊緣和背面中脈上有銳刺。雄花序由數(shù)個穗狀花序組成,穗狀花序無總花梗;佛焰苞長披針形,近白色,長12-26cm,寬1.5-4cm,先端尾尖;雄花芳香,雄蕊常為10余枚 歸經(jīng) : 心;肝經(jīng) 性味 : 味甘 功能主治 : 清熱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①治遠(yuǎn)年爛腳有蟲:路兜力心 各家論述 : 1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消風(fēng)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631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《中華本草》:露兜竻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