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Lù Dōu Lè Qiánɡ
別名 : 勒角蔃(《嶺南草藥志》),露兜根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。
出處 : 《本草求原》
來源 : 為露兜樹科植物露兜樹的根及根頭 化學(xué)成分 : 根含酚類 性味 : 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甘淡 功能主治 : 治感冒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Lù Dōu Lè Qiánɡ 別名 : 勒角蔃、茄骨 英文名 : root of Thatch Screwpine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求原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露兜樹科植物露兜樹的根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喜生于村旁 原形態(tài) : 露兜樹 栽培 : 生物學(xué)特性 化學(xué)成分 : 根莖含大黃素甲醚(physcion),中國蘚醇(cirsilineol),棕櫚酸(palmitic acid),硬脂酸(stearic acid),三十烷醇-1(triacontanol-1),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,胡蘿卜甾醇(daucosterol),以及胡蘿卜甾醇,豆甾醇葡萄糖甙和菜油甾醇葡萄糖甙的混合物。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terol),豆甾-4-烯-3-酮-(β-sitostenone)及豆甾-4-烯-3,6-二酮(stigmast-4-en-3,6-dione)等。 歸經(jīng) : 肺;肝經(jīng) 性味 : 味淡、辛;性涼 注意 : 孕婦禁服。 功能主治 : 發(fā)汗解表;清熱利濕;行氣止痛。主感冒;高熱;肝炎;肝硬化腹水;腎炎水腫;小便淋痛;眼結(jié)膜炎;風(fēng)濕痹痛;疝氣;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或燒存性研末。 各家論述 : 1.《本草求原》:治夾色傷寒,日久舌底已黑。2.《嶺南采藥錄》:治眼熱痛。3.《陸川本草》:洽跌打斷筋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6319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(shí)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
露兜竻花
下一篇:
露兜簕
《中華本草》:露兜竻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