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Luó Bǎo
來源 : 奇蹄目馬科騾Equus asinus L. x ♀ 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生境分布 : 全國各地 性味 : 甘、平 注意 : 脾弱、腹瀉及疳疾者慎用 功能主治 : 定驚解毒 用法用量 : 0.3~1錢,研末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Luó Bǎo 出處 : 《四川中藥志》 來源 : 為馬科動物騾或駃騠的胃結石。殺騾時 生境分布 : 產(chǎn)于四川 原形態(tài) : ①騾(《呂氏春秋》)為公驢和母馬的雜交種 性狀 : 呈圓球形或略不規(guī)則形 歸經(jīng) : 入心、肺、睥三經(jīng)。 性味 : 甘微咸 注意 : 脾弱腹瀉及疳疾者慎用 功能主治 : 定驚解毒,清熱化痰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研末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Luó Bǎo 英文名 : Stone of a mule's stomach 出處 : 出自《四川中藥志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馬科動物騾或駃騠胃結石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Equus asinus Linnaeus×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2.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×Equus asinus Linnaeus采收和儲藏:將騾宰殺后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人工培育的目的主要是役用、力大食小 原形態(tài) : 1.騾 性狀 : 性狀鑒別,本品呈圓球形或略不規(guī)則形,直徑6-8cm,表面浸白色、灰白色或微黃色。具云狀粗紋,光滑略具光澤,可成層剝落。質(zhì)重,不易破碎,斷面同心環(huán)層紋明顯,但較粗,斷面色澤濃淡差異小。本品粉末置鋁箔上火燒,即時爆跳,且有微臭。 歸經(jīng) : 心;肺;脾經(jīng) 性味 : 味甘;微咸;性平 注意 : 《四川中藥志》1960年版:“脾弱腹瀉及疳疾者慎用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研末,0.9-3g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6348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
駱駝黃
下一篇:
鬣羚角
《中藥大辭典》:騾寶
《中華本草》:騾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