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ul id="s6iya"><pre id="s6iya"></pre></ul>
    • <kbd id="s6iya"><pre id="s6iya"></pre></kbd>
    • 登錄
      首頁(yè) >> 中醫(yī)基礎(chǔ)常識(shí) >> 中藥材

      阿爾泰紫菀

      中醫(yī)世家 2023-04-29 16:26:05

  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阿爾泰紫菀

      拼音注音 : ā ěr Tài Zǐ Wǎn

      出處 : 《內(nèi)蒙古中草藥》

      來(lái)源 : 為菊科植物阿爾泰狗娃花的花或全草。 夏

      、秋開花時(shí)采收,陰干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山坡

      、路旁
      。分布新疆
      、內(nèi)蒙古等地。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

      ,高30~50厘米,全體被短毛
      。葉互生
      ,排列稠密
      ,線狀倒披針形或線形
      ,全緣;無(wú)柄
      。頭狀花序單生于枝頂,直徑2.5厘米
      ,邊緣舌狀花淡紫色
      ,中央管狀花黃色。瘦果扁平
      ,倒卵形。

      化學(xué)成分 : 葉含去甲基川陳皮素

      性味 : 味微苦

      ,性涼。

      功能主治 : 清熱降火

      ,排膿
      。治傳染性熱病
      ,肝膽火旺
      ,皰疹瘡癤。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

      ,1.5~3錢。

      備注 : 本植物的根

      ,在新疆地區(qū)作"紫菀"入藥
      。參見"紫菀"條.

     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
      《中華本草》:阿爾泰紫菀

      拼音注音 : ā ěr Tài Zǐ Wǎn

      別名 : 燥原蒿

      、鐵桿蒿

      英文名 : Herb of Altai Heteropappus

      出處 : 出自《內(nèi)蒙古中草藥》

      來(lái)源 : 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阿爾泰狗娃花的根、花或全草

      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Heteropappus altaicus (Willd.) Novopokr. [Aster altaicus Willd]采收和儲(chǔ)藏:根:春、秋季采挖
      ,去地上部分
      ,洗凈曬干
      ,切段
      ;花及全草:夏、秋開花時(shí)采收
      ,陰干或鮮用。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草原

      、荒漠地
      、沙地及干旱山地
      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
      、華北、內(nèi)蒙古
      、陜西、甘肅
      、青海
      、新疆
      、湖北和四川等地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阿爾泰狗娃花 多年生草本

      。有橫走或垂直的根。莖直立
      ,高20-60cm,稀達(dá)100cm
      ,有分枝
      ,被腺點(diǎn)和毛
      。葉互生
      ;下部葉條形或長(zhǎng)圓狀披針形
      、倒披針形或近匙形
      ,長(zhǎng)2.5-6cm
      ,稀達(dá)10cm
      ,寬0.7-1.5cm,全緣或有疏淺齒
      ,兩面或下面被粗毛或細(xì)毛,常有腺點(diǎn)
      ,上部葉漸小
      ,條形
      。頭狀花主鄧直徑2-3.5cm
      ,稀4cm,生于枝端排成傘房狀
      ;總苞半球形,徑0.8-1.8cm
      ,總苞片2-3層
      ,近等長(zhǎng)或外層稍短,長(zhǎng)圓狀披針形或條形
      ,草質(zhì),被毛
      ,常有腺
      ,邊緣膜質(zhì);舌狀花約20個(gè)
      ,舌片淺藍(lán)紫以
      ,長(zhǎng)圓狀條形,長(zhǎng)10-15mm
      ,寬1.5-2.5mm;管狀花長(zhǎng)5-6mm
      ,裂片5
      ,其中1裂片較長(zhǎng)
      ,被疏毛
      。瘦果扁,倒卵狀長(zhǎng)圓形
      ,長(zhǎng)2-2.8mm,寬0.7-1.4mm,灰綠色或褐色
      ,被絹毛
      ,上總有腺點(diǎn);冠毛污污白以或紅褐色
      ,長(zhǎng)4-6mm,有不等長(zhǎng)的微糙毛
      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;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、果期5-9月

      化學(xué)成分 : 地上部分含大牻牛兒烯(germacrene)D,丁香烯環(huán)氧化物(caryophyllen 1β

      ,10α-epoide),金合歡醉(farnesol)
      ,金合歡醇(farnesol)
      ,5-O-去甲基川陳皮素(5-O-desmethylnobiletin),左旋哈氏豆屬酸(hardwickiic acid)
      ,車桑子酸(hautriwaic acid),12α-(2-甲基丁酰氧基)哈氏豆屬酸甲酯[12α(2-methyl butyryloxy)-hardwickiic acid methyl ester],12α-二羥基車桑子酸-19-內(nèi)酯(7α,12α-dihydroxyhautriwaic acid-19-lactone)
      ,12α(2-甲基丁酰氧基)頸直假蓮酸甲酯[12α-(2-methylbutyryloxy)-strictic acid methyl ester],1-乙酰氧基-11-甲酯基3
      ,7
      ,15-三甲基十六碳-2E、6E
      、10E、14-四烯(1-acetoxy-11-carbomethoxy-3
      ,7
      ,15-trime-thyl-hexa-deca-2E、6E
      、10E、-14tetraene)[4]
      ,異鼠李素-3-O-蕓香糖甙(isorhamnetin-3-O-rutinoside)
      ,蕓香甙(rutin)
      ,煙花甙(nicoti-florin)[2]
      ,狗娃花皂甙(heteropappussaponin)5
      、7、8[3]

      性味 : 味微苦

      ;性涼

      功能主治 : 清熱降火;排膿止咳

      。主熱病
      ;肝膽火旺
      ;肺膿瘍;咳吐膿血
      ;膀胱炎;皰疹瘡癤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

      ,5-10g
      。外用:適量
      ,搗敷

     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
     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5334.html.

      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

      ,注重分享
      ,被刊用文章因無(wú)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
      ,未能及時(shí)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
      ,請(qǐng)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(huì)立即處理
      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(lái)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
      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(lái)源標(biāo)注錯(cuò)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(qǐng)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
      ,情況屬實(shí),我們會(huì)第一時(shí)間予以刪除
      ,并同時(shí)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      上一篇:

      下一篇:

      相關(guān)文章
      猴頭菌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猴頭菌別名 : 猴頭、刺猬菌
      、猬菌來(lái)源 : 真菌類擔(dān)子菌綱多孔菌目齒菌科猴頭菌Hericium erinaceus (Bull. ex Fr.) Pers.
      石長(zhǎng)生
      拼音注音 :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: 丹草
      、長(zhǎng)生草
      、丹沙草、生肌草
      、石中珠、巖浮萍
      、豬毛七
      、水豬毛七、豬鬃草
      、豬毛腳筋草出處 : 石長(zhǎng)生,始載于《本經(jīng)》
      大青木
      拼音注音 : Dà Qīng Mù別名 : 路邊青、臭葉樹
      、羊咪青
      、青心草
      、臭大青、鴨公青
      、淡婆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