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中藥大辭典》:八仙草
拼音注音 : Bā Xiān Cǎo
別名 : 豬殃殃(《野菜譜》),小鋸藤
、鋸子草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小茜草
、小飛揚(yáng)藤、紅絲線
、血見愁(《廣西中藥志》)
,細(xì)茜草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
出處 : 《滇南本草》
來(lái)源 : 為茜草科植物拉拉藤或粗葉拉拉藤的全草。秋季采收,曬干或晾干
。
原形態(tài) : ①拉拉藤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一年生草本,蔓狀或攀緣狀,長(zhǎng)20~40厘米。莖綠色
,纖弱
,四方形,分枝
,棱上有倒生小刺
。葉6~8枚輪生,無(wú)柄
,膜質(zhì)
,線狀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,長(zhǎng)2~4厘米
,寬2~6毫米,先端具針鋒尖頭
,上面綠色
,被倒生白色刺毛,下面淡綠色
,除沿中脈及邊緣被毛外,余光滑無(wú)毛
,側(cè)脈不明顯
。疏散聚傘花序,腋生
;花細(xì)小,直徑約1毫米
;萼截頭狀
,長(zhǎng)不及1毫米,有鉤毛
;花瓣4,淡綠白色
,有時(shí)染以紫色
,卵形,極短
;雄蕊4,與花瓣互生
;子房下位
,2室,花柱2裂
。果稍肉質(zhì),孿生
,表面密生白色鉤毛
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;ㄆ?~5月
。生于荒地
、園圃、耕地上
。全國(guó)大部分地區(qū)有分布
。②粗葉拉拉藤
,又名:鋸鋸藤
。一年生草本。偃臥咸稍斜舉
。莖六棱形
,具分枝
,枝上有小倒刺
,粗糙。葉4~8枚輪生
,葉片膜質(zhì)
,線狀披針形以至橢圓狀披針形
,長(zhǎng)1.8~4厘米
,寬3.3~6.6毫米,先端具針狀尖頭
,向下漸狹;全緣
,具毛茸
,基部抱莖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;ㄉ谌~腋,小花3~8朵
,排成疏散的聚傘花序;花萼4枚
,截頭狀
;花冠輪狀
,極細(xì)小
,直徑不到1.5毫米
;花瓣4枚,卵形
,綠白色或有紫暈,僅基部聯(lián)合
。果實(shí)稍肉質(zhì)
,密被鉤狀白毛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;ㄆ诖杭尽I谏狡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、路旁
。分布于云南、廣西等地
。
性狀 : 干燥全草黃綠色或枯黃色,全體具有棘手的倒刺,莖葉多卷縮成團(tuán)。莖堅(jiān)韌,纖維性 ,葉脆
,易破碎
。果實(shí)多脫落
,留有傘形的果柄。產(chǎn)云南
、貴州、廣西等地
。
歸經(jīng) : 《滇南本草》:"入少陰 、太陰經(jīng)。"
性味 : 苦辛,寒。①《滇南本草》:"味辛苦,性微寒。"②《廣西中藥志,:"味澀,性平。"③《湖南藥物志》:"甘澀,微寒。"
功能主治 : 清濕熱,散瘀,消腫,解毒。治淋濁,尿血,跌打損傷,腸癰,癤腫,中耳炎。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濕熱,諸經(jīng)客熱,虛癆,童癆,筋骨疼痛,熱淋,赤白便濁,玉莖痛。退血分煩熱,止尿血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!凇顿F州民間方藥集》:"治疥癬。"③《廣西中藥志》:"治婦人痛經(jīng)。又搗爛取汁沖糯米漿
,治飛揚(yáng)瘡。"④江西《草藥手冊(cè)》:"清熱解毒
,消腫止痛
。治癰腫
,闌尾炎
,近用于治癌。"⑤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"清熱消炎,祛風(fēng)濕
,散瘀血
,治痰火熱癥
,風(fēng)熱眼霧眼屎多,風(fēng)濕跌打疼痛
,外傷皮下瘀腫
。"⑥《云南中草藥》:"清熱涼血
,利尿
。治血淋,尿路感染
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2~5錢;或搗汁飲。外用:搗敷或搗汁滴耳。
復(fù)方 : ①治五淋:八仙草三錢,滑石二錢,甘草一錢,雙果草二錢。水煎點(diǎn)水酒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②治婦女經(jīng)閉:豬殃殃二錢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③治跌打損傷:鮮豬殃殃根
、馬蘭根各四餞
。水酒各半煎服。另以鮮豬殃殃全草
、酢漿草等分,搗爛外敷
。④治感冒:鮮豬殃殃一兩
,姜三片。擂汁沖開水服
。⑤治癤腫初起:鮮豬殃殃適量
,加甜酒搗爛外敷,日換二次。⑥治急性闌尾炎:鮮豬殃殃三兩
。煎水內(nèi)服
。⑦治乳癌:鮮豬殃殃四兩。搗汁和以豬油敷于癌癥潰爛處
,亦可煎水內(nèi)服
。⑧治牙齦出血:鮮豬殃殃二至三兩。水煎服
。(③方以下出江西《草藥手冊(cè)》)⑨治中耳炎:鮮豬殃殃
,搗汁滴耳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臨床應(yīng)用 : ①治療菌痢拉拉藤干品0.5~2兩水煎,每日2次分服;或制成片劑
,每片0.3克
,每次10片,日4次
;或用浸膏片,每片0.3克
,每次4片
,日4次。觀察72例
,治愈(癥狀消失
,大便鏡檢
、培養(yǎng)均陰性)69例
,好轉(zhuǎn)(癥狀消失,但大便培養(yǎng)陽(yáng)性)2例
,無(wú)效1例
。平均住院9.23天
。②治療腫瘤新鮮拉拉藤半斤絞汁
,加紅糖適量沖服,每日1劑
;或用干品1兩洗凈切碎
,水煎30~60分鐘
,加紅糖適量
,每日1劑
,3~6次分服;或以干品洗凈切碎
,放鐵鍋中烙片刻取出,每日1兩
,開水沖泡
,分次頻服。治療乳腺癌
、食道癌
、下頜腺癌
、子宮頸癌共9例,其中臨床痊愈(癥狀消失
,客觀檢查腫瘤消失
,勞動(dòng)力恢復(fù)
,觀察1年以上病情未復(fù)發(fā))1例
,顯效(癥狀大部分消失,腫瘤明顯縮小
,勞動(dòng)力有所改善,并維持1年以上)3例
,有效(癥狀減輕
,腫瘤穩(wěn)定或稍有縮小,病情穩(wěn)定6個(gè)月以上)2例
,無(wú)效3例
;治療良性腫瘤6例
,其中顯效2例
,有效4例。療程最短1月多
,最長(zhǎng)2年
。長(zhǎng)期服用無(wú)毒性反應(yīng)及明顯副作用
,僅部分病人服后有頭昏
、惡心等。若加紅糖服用
,反應(yīng)可減輕
;同時(shí)配服中藥益氣養(yǎng)營(yíng)以扶正,反應(yīng)可基本消失
。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《中華本草》:八仙草
拼音注音 : Bā Xiān Cǎo
別名 : 小鋸藤、鋸子草、小茜草
、小飛揚(yáng)藤、紅絲線
、血見愁
、細(xì)茜草、拉拉藤
、小舒筋
、
英文名 : Tender Catchweed Bedstraw Herb
出處 : 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來(lái)源 : 藥材基源: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拉拉藤或粗葉拉拉藤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Galium aparine L.
, Galium asperlium Wall.采收和儲(chǔ)藏:秋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
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豬殃殃生于路邊、荒野、田埂邊及草地上。2.粗葉拉拉藤生于山地、路旁。資源分布:1.豬殃殃分布地全固部分地區(qū) 。2.粗葉拉拉藤分布于云南
、廣西等地
。
原形態(tài) : 1.豬殃殃 一年生曼生或攀援草本,長(zhǎng)20-40cm 。莖綠色
,多分枝,具四棱
,沿棱生有倒生剌毛
。葉4-8片輪生;近無(wú)柄
;葉片線狀披針形至橢圓新詩(shī)披針形
,長(zhǎng)2-4cm,寬2-6mm
,先端有凸尖頭
,1脈,上面綠色
,被倒白剌毛
,下面淡綠色,沿中脈及邊緣被毛
。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,具數(shù)朵花
;花小
,黃綠色;花萼截頭狀
,長(zhǎng)約7mm,被鉤毛
;花冠4裂,裂片長(zhǎng)圓形
;雄蕊4
,伸出
;子房下位,2室
,花柱2裂
。果實(shí)干燥,通常由2個(gè)(偶或1個(gè))近球形的果丬組成
,表密生鉤剌
;每果丬內(nèi)有一平凸的種子
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;ㄆ?-5月,果期6-8月
。2.粗葉拉拉藤 本種與豬殃殃的區(qū)別是:莖六棱形
。綠白色或有紫暈
,基部連合
。果實(shí)稍肉質(zhì)。
栽培 : 野生
性狀 : 性狀鑒別 全草纖細(xì),昀破碎,表面灰綠或綠褐色。莖具四棱 ,直徑1-1.5mm
,棱上有多數(shù)倒生剌;質(zhì)脆
,易折斷
,斷面中空
。葉6-8片輪生
,無(wú)柄;葉片多卷縮破碎
,完工整者展平后呈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
,長(zhǎng)約2cm
,寬2-4mm
,邊緣及下表面化中脈有倒生小剌
。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
,花小
,易脫落
。果小
,常呈二半球形
,密生白色鉤毛。氣微淡
。以色綠
、有花果者為佳。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:上表皮細(xì)胞壁較平直
,未見氣孔,下表皮細(xì)胞壁呈波狀彎曲
,氣孔較多
,不定式。葉肉組織中針晶束較多
,長(zhǎng)約100μm
。葉緣的倒生剌毛多數(shù)
,先端彎曲如鉤狀
,長(zhǎng)120-150μm,下部膨大
,基部細(xì)胞10余個(gè)
,長(zhǎng)方形或類方形。莖橫切面:四棱突出
。表皮細(xì)胞1列
。皮層為數(shù)列薄壁細(xì)胞;棱角處為4-6列厚角胞
;內(nèi)皮層細(xì)胞1列
,長(zhǎng)主形
,凱氏點(diǎn)明顯
。韌皮部較窄皮部約寬1倍,導(dǎo)管直徑12-40μm
,木纖維多數(shù)
。髓部薄壁細(xì)胞長(zhǎng)方表或不規(guī)則形
。
毒性 : 未見有毒性
化學(xué)成分 : 1.豬殃殃 地上部分含生物堿:原阿片堿(protopine)[1,2],哈爾明堿(harmine),和少量的消旋鴨嘴花酮堿 (vasicinone)
,左旋1-羥基-2
,3-去氫脫氧駱駝蓬堿(8-hydroxy-2,3-dehydrodeoxypeganine)[2]
。又含環(huán)烯萜(iridoid)類成分:水晶蘭甙(monotropein),桃葉珊瑚甙(aucubin)[3]
,車葉草甙(asperu-loside)[3,4]
。還含黃酮類成分:蕓香甙(rutin)[5],槲皮素半乳糖甙(quercetin galactlside)[4];有機(jī)酸成分:綠原酸(chlorogenic acid)[5]
,琥珀酸(succinic acid)和乳酸鈉(sodium lacate)[7];香豆精類成分:東莨菪素(scopoletin)[5]
;鞣質(zhì)(tannin)[8],蒽醌類(an-thraquinones)[9]等
。果實(shí)含大麥芽胺(hordenine)
,加利果酸(jaligonic acid),木犀草素(lutellin)
,甘露醇(mannitol)
,肌醇(in-ositol)
,蠟醇(ceryl alcohol)
,谷甾醇(sitosterol)[10]2.粗葉拉拉藤 地上部分含車葉草甙,維生素(vitamin) C[11]
。根含蒽醌類色素成分:4-甲氧基-1-萘酚(4-methoxy-1-naphthol)
,1-萘酚異戊醚(1-naphthol isopentyl ether)
,1-萘酚異戊烯醚(1-naphthol isopentenyl ether),2
,2-甲基萘酚[1
,2-b]吡喃[2,2-dimethylnaphthol[1,2-b]pyran]
,3
,4-二氫2,2-二甲基萘酚[1
,2-b]吡喃[3
,4-dihydro-2,2-dimethylnaphthol][1
,2-b]pyran].
藥理作用 : 1.血壓:拉拉藤(醇)提取物可降低血壓而不減慢心率,對(duì)狗靜脈注射1-1.5g(生藥)即可有效,未見有毒性
。車葉草甙有降低兔血壓的作用。豬殃殃醇提物1-1.5g(生藥)靜脈注射
,可使狗血壓下降
。2.抗菌作用: 100%煎劑用平板紙片法,對(duì)金黃色葡萄球菌
、大腸桿菌
、志賀痢疾桿菌等有抑制作用。3.血液:醇浸膏每日以2.2g/kg口服或腹腔注射
,連續(xù)6日,對(duì)小鼠白血病L615有抑制作用
,抑制率為28.5%
。其變種GaliumaparineL.Var.Tenerum(Gren.EtGodr.)Rchb.5g生藥/ml于美藍(lán)試管法篩選試驗(yàn),對(duì)急性淋巴細(xì)胞型白血病及急性粒細(xì)胞型白血病均為陽(yáng)性
。
鑒別 :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:取本品粗粉約10g,用丙酮回流提取4h,濾過(guò)
,濾液減壓蒸餾,回收丙酮?dú)堅(jiān)脽崴芙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,冷后將溶物濾去
,水液低溫蒸干,再用少許丙酮溶解,作供試品液
,另取車葉草甙為對(duì)照品
,分別點(diǎn)西半球 同一薄層板上,以氯仿-乙酸乙酯-異丙醇(1:2:2)展開17cm
。噴以Godin試齊(1%香草醛乙醇溶液和3%高氯酸水溶液,臨用時(shí)等量混合)
,供烤片刻后
,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(duì)照品色譜相應(yīng)的位置上
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(diǎn)
。
歸經(jīng) : 少陰;太陰經(jīng)
性味 : 味辛;微苦;性微寒
注意 : 脾胃虛寒者忌服。
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;利尿通淋
;消腫止痛
。主癰疽腫毒;乳腺炎
;闌尾炎
;水腫;感冒發(fā)熱
;痢疾
;尿路感染;尿血
;牙齦出血
;刀傷出血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或搗汁飲
。外用:適量
,搗敷。
復(fù)方 : 1.治五淋:八仙草三錢 ,滑石二錢,甘草一錢,雙果草二錢
。水煎點(diǎn)水酒服
。(《滇南本草》)2. 治婦女經(jīng)閉:豬殃殃二錢。水煎服
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3.治跌打損傷:鮮豬殃殃根、馬蘭根各四錢
。水酒各半煎服
。另以鮮豬殃殃全草、酢漿草等分
,搗爛外敷
。4.治感冒:鮮豬殃殃一兩,姜三片
。擂汁沖開水服。5.治癤腫初起:鮮豬殃殃適量
,加甜酒搗爛外敷
,日換二次。6.治急性闌尾炎:鮮豬殃殃三兩
。煎水內(nèi)服。7.治乳癌:鮮豬殃殃四兩
。搗汁和以豬油敷于癌癥潰爛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