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Biǎn Ténɡ
別名 : 腰帶藤、羊帶風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扁骨風(《廣西中草藥》)。
出處 : 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
來源 : 為葡萄科植物扁擔藤的藤莖及根。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: 生于高山密林下 原形態(tài) : 木質(zhì)大藤本 性味 : ①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辛微澀,溫 功能主治 : 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祛風燥濕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Biǎn Ténɡ 別名 : 腰帶藤 英文名 : Stem and root of Flatstem Rockvine 出處 : 出自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葡萄科植物扁擔藤的根或藤莖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300-400m的中山地區(qū)森林中 原形態(tài) : 扁擔藤 攀援木質(zhì)大藤本,長約10m多。全株無毛。莖深褐色,闊而扁,基部寬達40cm,分枝圓柱形,常有腫大的節(jié),有條紋;卷須粗壯,不分枝。掌狀復(fù)葉互生;總?cè)~柄粗壯,長5-14cm,基部常扁而寬;小葉5,革質(zhì),小葉柄長1-3cm,中間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,長8-13cm,寬3-6cm,先端漸尖,基部鈍或楔形 栽培 : 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陰涼濕潤的氣候。在雨量充沛,云霧多,土壤和空氣濕度大的條件下,植株生長健壯。如烈日直射,植株生長緩慢,生長發(fā)育受影響。宜在含腐殖質(zhì)多而肥沃的砂質(zhì)壤上中栽培。栽培技術(shù) 用種子和扦插繁殖。種子繁殖:夏季果實成熟時采收,搓去果皮 歸經(jīng) : 心;肝經(jīng) 性味 : 辛;酸;平 功能主治 : 祛風化濕;舒筋活絡(luò)。主風濕痹痛;腰肌勞損;中風偏癱;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或浸酒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5949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扁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