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Bái Shí Zhī
來源 : 礦物硅酸鹽的白陶土(Kaolin) 性味 : 甘 功能主治 : 為澀腸止瀉藥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,F(xiàn)一般外用做吸收劑。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Bái Shí Zhī 別名 : 白符、隨(《吳普本草》) 出處 : 《本經(jīng)》 來源 : 為硅酸鹽類礦物 化學成分 : 主要成分為水化硅酸鋁 歸經(jīng) : ①《綱目》:"手 性味 : 甘酸 注意 : 有濕熱積滯者忌服.①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:"燕屎為之使。惡松脂 功能主治 : 澀腸,止血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,3~4錢 復方 : ①治小兒水痢,形羸不勝大湯藥:白石脂半大兩,研如粉,和白粥空肚與食。(《子母秘錄》)②治小兒瀉清水不止:白石脂一分,白龍骨一分。上為細末,滴水為丸,如芥子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至五十丸,紫蘇木瓜湯下,日進三服,量兒大小,加減服之。(《百一選方》白龍丸)③止便膿:白石脂,得厚樸并米汁飲。(《藥對》)④治冷痢,食不消化及有白膿,日夜無節(jié)度:白石脂、干姜各八分。上二味搗篩為末,以沸湯和少許面薄糊和藥,并手捻作丸,如食法。(《外臺》)⑤治小兒臍中汁出不止,兼赤腫:白石脂細末,熬溫撲臍中,日三。(《獨行方》)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Bái Shí Zhī 別名 : 白符 英文名 : Kaolinite 出處 : 出自1.《本經(jīng)》。2.《吳普本草》:白符生少室天婁山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硅酸鹽類礦物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Kaolinite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高嶺石是粘土礦物中最常見的一種,是粘土質沉積物的主要礦物成分。資源分布:主產(chǎn)山西 原形態(tài) : 晶體結構屬三斜晶系或單斜晶系 性狀 : 性狀鑒別 本品為不規(guī)則塊狀 化學成分 : 主要成分為水化硅酸鋁 鑒別 : 取本品粉末約1g,置瓷蒸發(fā)皿中 歸經(jīng) : 肺;大腸經(jīng) 性味 : 甘酸 注意 : 有濕熱積滯者忌服 功能主治 : 澀腸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,3-4錢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調敷。 各家論述 : 1.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白石脂,斂肺氣,澀大腸,《金匱》風引湯用之,專取其杜虛風復入之路也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《中藥大辭典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6966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
白石榴花
下一篇:
白石花
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石脂
《中華本草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石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