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涼,B,中藥,百合子" />
拼音注音 : Bǎi Hé Zǐ
出處 : 《綱目》
來(lái)源 : 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種子。
功能主治 : 孫思邈:"治腸風(fēng)下血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Bǎi Hé Zǐ 英文名 : seed of Greenish Lily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綱目》 來(lái)源 : 藥材基源: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種子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1.Lilium brownii F. E.Brown ex Miellezvar.viridulum Baker[L.browniiF.E.Brownex Miellez var.colchesteri(Van Houtt.)Wils.ex Elwes ] 2.Lilium lancifolium Thunb. [L.tigrinum Ker-Gawl.] 3.Liliumpumilum DC.[L.tenuifolium Fisch.]4.Lilium davidii Duch.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、秋季采收,曬干備用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坡草叢、石縫中或村舍附近。也有栽培。2.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林緣路旁及山坡草地。3.生于海拔400-2500m的山坡、林下及山地巖石間。 4.生于海拔850-32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緣。資源分布:1.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2.分布于河北、陜西、甘肅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 原形態(tài) : 1.百合,多年生草本,高70-150cm。莖上有紫色條紋,無(wú)毛;鱗莖球形,直徑約5cm,鱗莖瓣廣展,無(wú)節(jié),白色。葉散生,具短柄;上部葉常小于中部葉,葉片倒披針形至倒卵形,長(zhǎng)7-10cm,寬2-3cm,先端急尖,基部余窄,全緣 歸經(jīng) : 大腸經(jīng) 性味 : 甘;苦;涼 功能主治 : 清熱涼血。主腸風(fēng)下血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研末,3-9g。 各家論述 : 1.孫思邈:治腸風(fēng)下血,百合子酒炒微赤,研末,湯服。2.《本草正義》:孫思邈以百合子酒炒,研末,治腸風(fēng)下血,亦取其甘苦下降,能息風(fēng)陽(yáng)而清血熱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m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782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
上一篇:
百合
下一篇:
百合花
《中華本草》:百合子